地理教师的语言也要“千锤百炼”

2016-05-14 00:38殷碧红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言课堂教学教师

殷碧红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语言同样是一门艺术,地理教学语言是中学地理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精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语言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语言同样是一门艺术,在教师引导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爱好,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语言得以实现。可见地理教学语言是中学地理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精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

一、教学语言具有特殊性

地理教学语言尽管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有不少共同点,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有对各种地理景观进行描述的语言,还有用来表示空间位置关系的术语等。因此,确定地理教学语言的要求,必须以地理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依据,必须考虑地理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语言一般可分为口头语言、面部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等。如要使学生对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有一清楚的认识,老师只能是在用指图器(教鞭,手等)在图上准确指出秦岭——淮河这一条线(肢体语言),而不能用口头语言准确说明这一分界线所经过的秦岭山脉和淮河的名称。当学生准确地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可用微笑的目光(面部语言)和赞扬的话语表扬、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灵活地运用这几种语言,会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增强对所知识的记忆、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语言具有逻辑性

地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精准、简洁以及具有逻辑性。同时就是尽量用地理的学科语言来进行地理的教学。虽然不反对比喻也不反对语言的生动形象,但无论是比喻还是生动形象,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的。准确,即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讲授符合科学性,包括地理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授均准确无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到:第一,具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这是准确表达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必要前提。任何一点事实不清、概念模糊或原理掌握不好均可能导致地理教学语言的严重错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话,这是教师保证教学信息传输通畅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学生听不清楚教师讲话,不仅会造成知识学习的困难,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干扰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教师要做到语言表达清楚,应首要求声音响亮,使学生能够听清楚教师的讲话。避免声音偏小,或一句话开头声音较响,中间逐渐变轻,最后声音轻得学生听不见。其二是口齿清楚,发音清晰。其三,讲话速度适中,以便学生能听清楚教师的讲课。

流畅也是地理教学语言的一个基本要求,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如果讲课断断续续,将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要做到讲课教学语言流畅,教师要课前认真备课,对教案十分熟悉。这是保证上课教学语言流畅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要求创新性,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学语言表达更高一级要求是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是语言表达要生动。用优美的词汇或诗句及形象的描述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和具有特色的区域特征,以帮助学生建立准确、鲜明、形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如讲述内蒙古牧区草原景色时,可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二,语言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例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穿插一些谜语等。如:西南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可用双喜临门——打一城市名)。其三,是运用语调轻重缓急的变化,以强调知识要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例如,对“暖流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途有降温、减湿的作用”这一句话,宜对“增温”、“增湿”、“降温”、“减湿”这四处讲得稍慢而稍重一些,以示强调。其四,要善于运用提纲挈领的语言,概括课本中较难记忆的内容或不易掌握的规律和法则。例如,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可概括为“三多、三少、一大”。三多是指东多、南多、夏秋多;三少是指西少、北少、冬春少;一大是指年际变化大。其五,是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语言与口头语言结合,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例如,对学生回答问题表示赞许时,你可用微笑的目光和面容,并伸出你的大拇指,加上赞许的语言。其六借用典故、俗语、谚语等丰富地理课堂语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劳作中概括、总结了很多俗语、谚语,这些我们都可以用作课堂教学语言,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四、教学语言具有趣味性

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有益的开心笑话可调节课堂气氛。有时,我们会遇到课堂气氛沉闷的班级,或者是某一堂课气氛不够活跃。如果我们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或者运用有益的开心笑话来调节课堂气氛,会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效果的作用。

总之,地理教师平时应注重收集相关素材,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语言素材,精心设计地理课堂语言,充分发挥语言中的幽默、科学、艺术等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寓教于乐”的发展目标。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我们每位地理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认真对待,精心锤炼教学语言,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言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有我语言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