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

2016-05-14 01:08刘艳霞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以身作则欣赏制作

刘艳霞

摘 要: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功能,根据美术的教学内容将德育渗透其中,将美育和德育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关键词:德育;欣赏;绘画;制作;以身作则;渗透

德育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国家民族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美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德育应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中。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现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学,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在欣赏美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四大课型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通过引领学生对美的作品的欣赏后,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课型。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年画、雕塑、建筑等。祖国珍贵的美术宝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依其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提示其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如在欣赏《中国水墨》、《中国建筑》、《民间剪纸》是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艺术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间传统艺术,唤起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

二、在绘画的同时,渗透德育

小学美术课本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小鸟的家》、《茂密的花》、《海底世界》等有关动物、植物绘画的内容时,除了充分发挥个性潜能、激发形象思维和表现绘画个性、特性能力外,还积极创设各种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实践和对大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用画的方式表现内心的体验,并根据画的内容讲述自己对环境资源的理解与认识。理解“画”与“话”的不同表达方式,展现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保护环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并逐步学会环境保护的常识,增强爱护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对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

三、在制作过程中,渗透德育

手工艺制作的种类很多,有纸工、泥工、布艺、绳艺、平面颗粒造型、软金属材料造型、植物材料造型、木艺等项目。在手工艺制作中,不仅要教学生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爱人民、爱集体的高尚情操的培养。在上《纸花》时,让学生知道花是美好与幸福的象征,通过学习制作纸花,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上《纸盒游戏》一课时师生合作,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的自由结合,工具材料的互相借用,技能上的切磋、交流、合作,都是培养人与人交际能力,集体主义合作能力,体现友谊的德育因素。通过手工艺制作的学习、制作,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生活的一切都源于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为了让我们的明天更加幸福、灿烂。教育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努力学习,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动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手工艺教学还能促进学生眼明、手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学习习惯。手工艺课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学习了服装美术的知识,就应该懂得“自然、高雅、乐观”是一种美,浓妆艳抹,一味追求时装化,并不一定真美。学生学习了环境艺术知识,就要懂得美的环境不是光靠昂贵的材料堆砌的,而是需要有高尚的修养与文化的追求。要使学生懂得,仅有高档的物质享受还不是幸福的全部,能享受人类的高雅精神文明成果,才能使生活更充实、更幸福。

四、教师以身作则,渗透德育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

总之,美术教学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而是通过具体的、有情趣、生动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所以生动、形象、有趣味、潜移默化,是在美术课中进行德育的特点。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自觉的在美术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功能,根据美术的教学内容将德育渗透其中,将美育和德育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成为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以身作则欣赏制作
以“亲”作舟,以“勤”为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用心引领学生成长探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