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通渭榜罗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2016-05-14 01:08刘云霞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

刘云霞

摘 要:通渭榜罗红色文化是极其宝贵的校外课程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榜罗会议;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9月17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基础上改编的“陕甘支队”进入甘肃,先后突破天险腊子口,并于9月26日经陇西到达通渭西南重镇榜罗。第二天,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休整期间,党中央领导人和毛泽东通过阅读榜罗小学内的《大公报》等报纸,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日本侵略我国的严重性,同时,获悉陕北地区中央苏区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强大群众基础。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于9月27日在原榜罗小学校长室,召开了由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秦邦宪(博古)等五位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最高领导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榜罗镇会议”。

一、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榜罗红色文化资源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融入这一资源,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历史记忆,进而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中国。以“榜罗镇会议”精神为代表的通渭榜罗红色文化,折射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质。红军在榜罗期间,紧密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进程中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高贵品质。

在榜罗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在中国革命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关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必胜信心,排除万难,在审慎分析了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基础上,毅然做出将中国革命的立足点放在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力量会合,扩大中央苏区的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争取胜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由此可见,通渭榜罗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理想信念、价值立场、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优良资源。通过在课程中引入通渭榜罗红色文化,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坚定决心,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学生得到健康、高尚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民族精神教育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这种精神就是救国救民的牺牲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就是顾全大局的团结精神,就是依靠群众的拼搏精神。长征精神继承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顽强精神,历经磨难、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终于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这种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榜罗期间,中国工农红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依然坚持北上抗日,扩大陕北苏区的奋斗目标。这一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三座大山的剥削与压迫,就是让四万万同胞获取自由解放。榜罗红色文化以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精神内涵,不但使学生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以“榜罗镇会议”精神为代表的榜罗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的先进思想。“榜罗镇会议”确定的革命航向,使红军摆脱了“右倾”思想的影响,结束了四处转战的不利局面,确定了北上抗日的决心。这种敢为人先、敢于献身的崇高品格,正是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良好资源。因此,通渭榜罗红色文化不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材料,还是引导学生树立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的良好资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有效融入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通渭榜罗红色文化,有利于使学生在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革命历史教育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有利于帮助当代青年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理解,消解当代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危机。

总之,通渭榜罗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将这一宝贵的资源融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但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而且还可以促进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特色化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
利用会宁本土红色资源开展班级德育工作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
试论中学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