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2016-05-14 01:08陈瑞君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策略

陈瑞君

摘 要:幼儿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而幼儿的美术教育在幼儿的教育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幼儿美术教育也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幼儿园美术教育是教师借助美术手段,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适时适宜的干预和指导,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建立和遵守美的准则,发展美感,开启心智和创造意识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策略

美术教育,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手段,是促进综合素质增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知美的桥梁。有效的幼儿美术教育促使幼儿智能成长,缓解情绪,使幼儿拥有美的灵魂和正确认识世界的价值观。

儿童是天才的画家,他们从小就喜欢画画。他们画画时很兴奋激动,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他们常常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地表达愿望。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应以开发幼儿潜力,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为前提,运用各种途径,灵活多样地组织各种教学,使美术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注重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组合,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说理性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打开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性。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善于观察幼儿,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当幼儿刚学习绘画时,我们首先在选材上下工夫,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

如孩子最喜欢的动物、色彩鲜艳的物体、五颜六色的水果、蔬菜等,都是幼儿绘画的好题材,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灵活多样、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引导,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头脑中有鲜明的、清晰的、呼之欲出的形象,使他们产生创作的冲动。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美术活动应以游戏为主,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玩耍,从中体验到快乐,着重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熟悉美术工具及材料,并掌握粗浅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美术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有所改变,在幼儿积累了一定参与美术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以游戏为主,插入教学的方式来组织幼儿美术活动,在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教给幼儿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出必要的规则,并鼓励幼儿大胆灵活地创造、想象,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能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大班幼儿必须组织一些专门性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教学中插入游戏,并将教学活动与日常美术游戏活动相结合,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二、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认真仔细地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资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到生活中去捕捉题材内容。因此,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要。园外生活的经验积累是多是少,关键是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大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要求孩子学计算、识字,而现在更时兴学英语,对孩子选择学习美术不予支持。又由于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孩子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关注较少。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美术的认识。教师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及时引导幼儿把新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并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使孩子体会了观察、思考、审美和创造,学会了语言表达,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加深视觉印象。教师还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知识。

三、欣赏幼儿作品,并给予积极、合理的评价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结束不应该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需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每次活动结束,最好将所有的作品展览,让他们互相审视,交流,学习。同时,教师欣赏每一幅作品,不必给作品打分。这样孩子没有心理负担,但教师必须记住每个孩子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老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做到三点:一是遵循发展规律。幼儿绘画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从涂鸦――再现――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和认知面逐渐扩散,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特点。评价幼儿作品应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要求。二是尊重个体差异。一个班的孩子,其绘画水品不一样,个体差异在任何活动中都存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促进整体提高。三是要遵循激励保护的原则。幼儿由于年龄小,认识不完整,思维没有定式,因而在绘画中会组成许多非现实的形式和样式。一幅绘画作品,教师都应该站在保护创造心、自信心的基础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既能鼓励幼儿的发展,又能增强他们热爱创作、热爱生活的信心。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重视美术这门艺术教育的特殊力量,应当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幼儿策略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