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四重奏

2016-05-14 01:38余雅红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造情感

余雅红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活动和美术欣赏感染幼儿并培养其审美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幼儿美术;语言;创造;情感

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活动和美术欣赏感染幼儿并培养其审美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童年的涂鸦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孩子们用以表达心中所思所想,描述他们眼中的五彩缤纷,它是孩子眼中的一种语言,一种感情,一道桥梁。

参加幼儿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在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中,我慢慢领悟了涂鸦在幼儿的成长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新教材中对绘画内容更是大胆创新,吸收了很多优秀的案例,小班以玩色为主,中班逐渐深入到符号性,到了大班大胆想象,各种风格都有所涉及,试图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涂涂画画中快乐地成长。

一、玩色——自信的基础

美术活动中,老师最怕孩子用天真的眼神望着你,说:“老师,我不会画。”这代表了他没有自信,而玩色就能避免老师过分关注点线的枯燥练习,带领孩子们进入涂鸦的世界,让孩子有了初步感知和体验,进而慢慢自信起来,敢想敢画。

在《我探索,我发现》主题中,我将孩子们脱鞋在湿的沙地上走动的情景拍下,然后拿给大家欣赏,让孩子通过玩对脚印有了从认知到情感的多方位体验和了解,在不断的玩色过程中,对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不要轻易批评指责孩子的随意涂鸦,画好画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克服“不会画,不敢画”畏难情绪,让他们有勇气和信心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语言——流畅的线条

幼儿对美术的第一印象要通过描述呈现,也就是语言。小班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如幼儿拿着画笔说:“我用完了,我送你回家吧!”对画里面的小兔说:“你出来吧,我和你一起玩!”这些自言自语是幼儿在把思维的过程说出来,同时也起着指导幼儿行动的作用。中班幼儿的思维比较具体形象,能知道自己想画些什么,但受美术能力的制约,导致他们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如“我这儿还有机器人在工作,纸太小了,画不了!”。大班幼儿的评议先于动作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这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如“我想画我的家在月亮上,我有翅膀会飞!”。幼儿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进而发展到词语和概念,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语言在孩子的绘画课中淋漓尽致,新课标也指出:“要注意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也说过:“美是到处都要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交流。”幼儿对美的认识和表现力和创作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这种动力既来自于幼儿固有的自我表现欲望,也来源于教师的对幼儿的引导,解放幼儿的嘴和手。

三、创造——跳跃的光斑

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幼儿的创造。幼儿从涂鸦期的乱涂乱画到象征性地再造不完整形象,再到图式期,用画来表达概念等,都显示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些不经意的“创造”就像是阳光的斑点,只要稍不留神,他们就可能一闪而过。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跳动光斑”。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期是想象力、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幼儿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构思,自由的手法,尽情宣泄的色彩,不受规律的约束,彰显了对艺术直觉创造的潜力。成人怎样看待幼儿的这些创造,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作品的看法。消极的评论幼儿画的“不像”,对幼儿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同时也会损害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阶段,我们应该为他们打开创作的大门,让他在这个广阔自由的田地里进行创作。

四、情感——绚丽的色彩

色彩被称为“感情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表情作用。幼儿每一次的美术活动都是一次情感体验。幼儿绘画的动力因素是情感,而不是技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老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孩子们不但是用笔用颜料在画画,他们更是用自己的情感、心灵在交流、在感受。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体验同伴之间的友爱,学习容忍、感受成功的喜悦、形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幼儿绘画是一项综合性,富有表现创作的活动,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于一体。绘画有着很大的创作空间,幼儿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绘画启蒙过程中,从兴趣出发,学会尊重,学会读懂,学会引领幼儿的特点,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分层次提高绘画的技能,推动绘画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观察、记忆和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最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参与文献:

[1]马阿芬.浅谈欣赏活动中的提问重点[J].幼儿教育,2009.

[2]安平.探索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话现象[J].学前教育.

[3]李凌.儿童美术教育琐谈[J].少儿美术,(133).

[4]郑文佳.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思维《幼儿教育导读》

[5]胡华珍.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幼教.

[7]刘鸿志,黄英.绘画教育中技能学习与创造性表现同步发展的策略[J].幼教全刊.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创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情感移植
浅析幼儿美术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
幼儿美术教育“麦当劳化”现象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