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16-05-14 02:09石艳红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设计教学

石艳红

摘 要:语文教学设计只有教师、学生与教材的教学三要素是不够的,如果说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要素是设计教学有效“平台”的话,那么,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内核”。笔者就此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曾几何时,语文教育界流行关于教学设计的一句名言,叫作“吃透两头”。这里的两头,一头指教材,一头指学生。意思是说,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设计,需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这“两头”。“吃透两头”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提,这话本身没有错,但也暴露出局限,即这种认识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凭借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的关键是把握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就是典型的教学三要素说。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界也形成了立足教学过程的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评价为代表的设计三要素说,并强调教学目标(知识分类)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匹配。很显然,语文教学设计只有教师、学生与教材的教学三要素是不够的,如果说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要素是设计教学有效“平台”的话,那么,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内核”。笔者就此谈几点浅见。

一、设定少而精、真而实的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理想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结果的必然归宿,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然而考察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在目标制定中常常会犯两种错误。一是“多而杂”,二是“大而空”。其实,让学生理解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过程要比接受结论更重要。所以问题的实质,语文教学目标不是为了空洞地宣讲一个伟大的真理,并让学生牢记、背熟这一真理,而是要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文本、去思考、去领悟、去实践。因为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或不能用话语形式恰当地表达他的话语内容时,这话语内容一定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因此,设定教学目标必须以具体的教学任务的形态呈现,简洁、明了;数量大多为两三个,少而精;目标指向是在三个维度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突出语文因素。

二、完成和达到学教统一的教学过程

新世纪实施语文新课程以来,由于许多教师对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思想进行了不恰当的解读,因此不仅在语文教师的观念中,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形成了浓重的“重学轻教”的氛围,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做法。比如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老师不讲,学生自己学习就是“自主”;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就是“合作”;一个话题不管是否有研究价值,冠以研究的名义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于是,人们从随堂的语文课上可以看到太多的教师在“放羊”,在公开课、展示课上可以看到太多的千篇一律、不可或缺的“讨论”,但在太多的“研究性学习”中,真正成效显著、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却少之又少。课改强调“生本”, 学教统一,所谓生本教学,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教”去自学,而是教学要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学”服务。学教统一,首先是从先有学习后有教学这一意义上说的,假如没有学习或不需要学习,教学就失去了服务的对象,因为教学的目的原本就是用来促进学习的;同时,没有教学,学习虽然可以进行,但学习的效能却很难提高。所以为了保证学习达到有效和高效的目的,就需要教。这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不需要教”是目的,教师的“教”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方法。无论是教师施教的方法手段还是学生的各种学习策略,它们都不是教与学的单一产物,而是学教统一论的结晶。而且显而易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被不断地转化为学生的“学”的积极成果。正是在这种转化中,学生逐渐形成了理解和体验、掌握了方法和策略,增长了经验和积累。

三、树立为迁移而教学的评价观

从评价的角度看,学生能否通过拓展获得正迁移,这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为迁移而教学”的评价观。

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学习者能够将学到的东西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用来解决问题。心理科学常常结合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学习任务,将迁移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近迁移”与“远迁移”是两种典型的类型。一般来说,有些学习任务属于常规任务,无论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来做,执行起来都是一个样,这类任务需要近迁移学业,即主要依靠重复应用某种过程。如《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中,“学习课文以领袖毛泽东人物为中心、点面结合的写法,迁移运用于写以领袖毛泽东为中心人物的另一个场面”的任务等。再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用“开小火车”的方式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大多是近迁移学业的表现。而另外一些要求学生依照特定的情况自己做出判断并进行调整的学习任务,由于它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这就属于远迁移学业表现,如本书《沙漠之舟》教学设计中,“学习搜集并加工处理信息,引导学生在内化课文和课外资料语言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表达”的要求。简言之,近迁移只需要学习者熟练规则,而远迁移则需要学习者建构图式。

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复杂,例如,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识记背诵、熟读精思,它通常需要对应于字音、字形或基本文学常识的反复记忆、强化训练。又如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拓展、延伸或批判性思考,它需要教师更多地从认知发展理论中吸取营养。我们看到许多设计不是单一的近迁移或远迁移,而是根据阶段目标,努力实现近迁移与远迁移的结合与统一,熟练规则与认知图式的协同并举。很显然,面对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要实现学习迁移,教学设计必须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设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