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2016-05-16 13:00焦富荣王宏伟
关键词:喉罩全麻苏醒

焦富荣,王宏伟*

(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焦富荣,王宏伟*

(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根据自愿选择的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D组)两组,每组30例。G组患者实施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D组单纯实施喉罩全麻。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G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D组,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明显早于D组,术中肌肉松弛情况明显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麻醉用量少、苏醒早、术中肌肉松弛情况满意的优点,提倡联合应用。

神经传导阻滞;喉罩;全身麻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最常见的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之一,老年患者的生理情况和手术风险特点给麻醉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全麻药物和技术的改善,喉罩全麻成为该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更加备受医患关注[1]。我院选择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观察其麻醉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5.5±5.3)岁;体重50~81 kg,平均体重为(52.5±5.5)kg;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为(4.5±2.5)个月。所有老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符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适应症。根据自选的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麻醉前准备

对有合并症的患者进行相关调理治疗,基本达到麻醉和手术要求。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 mg。进入手术室,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以乳酸林格氏液维持,动态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1.2.2 D组患者麻醉方法

D组患者单纯实施喉罩全麻,具体操作为:面罩去氮供氧10分钟,静脉缓慢注射按咪达唑仑注射液(0.1 mg/kg)、芬太尼注射液(3.0~4.0 ug/kg)、丙泊酚(1.5~2.0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的顺序进行麻醉诱导,托起下颌,嘱助手用手掌压住胃部,采用小潮气量控制呼吸,防止或减少大量气体快速进入胃内,5分钟后置入喉罩(男性5号,女性4号),再用20 mL的注射器快速向喉罩套囊充气5~15 mL[2](按照每5 mL递增),直至喉罩气囊不断充盈完全能封闭喉头,不再漏气为止,观察胸廓起伏良好、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晰且均匀对称,结合呼吸末二氧化碳波形确认置入成功后即进行机械通气。术中视呼吸末二氧化碳等数据,调节麻醉呼吸机的参数,并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间断使用以及持续微泵泵入丙泊酚2~4 mg/(kg·h)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3~0.10 mg/(kg·h)麻醉维持。

1.2.3 G组患者麻醉方法

G患者实施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神经阻滞选取体表定位下辅助应用神经刺激仪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3]:患者取向健侧卧位,双髋和膝尽量屈曲,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棘突正中线的交点,向尾侧3 cm,再向患肢垂直旁开5 cm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实施麻醉后,采用神经刺激仪(脉冲频率1~2 Hz),调节电流强度为1.0 mA,随着穿刺针的移动,当进针深度达8厘米左右时,电流强度减低为0.3~0.4 mA并完全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以及膝盖抖动,腰丛阻滞成功;选择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垂线和股骨大转子与骶裂孔的连线之交点为穿刺点[4],局麻后垂直于皮肤进针,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能引导出腓肠肌收缩和运动,出现足背伸或跖屈,证明坐骨神经阻滞成功。在上述阻滞穿刺点注入0.5%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神经阻滞成功后按D组方法实施喉罩全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临床麻醉效果主要从全身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术中肌肉松弛情况等四个方面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G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D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比较(,mg)

表1 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比较(,mg)

注:与D组相比,*P<0.05

G组3 0 0 . 3 3 ± 0 . 1 5 * 3 . 1 2 ± 0 . 3 3 * 2 5 . 4 5 ± 4 . 2 1 * 3 2 0 . 2 6 ± 1 6 . 3 5 * D组3 0 0 . 6 5 ± 0 . 1 3 5 . 0 6 ± 0 . 2 8 4 5 . 3 3 ± 5 . 1 4 5 5 6 . 4 5 ± 1 1 . 1 8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比较

G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5.45±2.21)min,D组患者为(32.15±1.18)min;G组患者拔出喉罩时间为(10.05±0.11)min,D组患者为(20.13±1.05)min,可见G组患者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均明显早于D组(P<0.05)。

2.3 两组患者术中肌肉松弛情况比较

G组患者术中肌肉松弛优21例,良8例,优良率96.7%;D组患者优12例,良7例,优良率63.3%。可见:G组患者术中肌肉松弛明显优于D组(P<0.05)。

3 讨 论

实施THA的患者往往年龄都比较大,手术本身创伤较大、失血较多,尤其是术中应用骨黏合剂时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全麻曾一度被认为是最符合标准的麻醉方式。但拟选THA的老年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手术及麻醉的风险系数明显增大。全身麻醉通过镇静、镇痛、静脉全麻药、肌肉松弛药等有机结合,抑制术中大脑皮质的投射系统而达到抑制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但是在术毕逐步停止使用全麻药物,临近苏醒和拔除导管时的烦躁、疼痛等不适,此时所引起的强烈的生理心理变化,对已合并心脑血管疾患的老年者的影响更加剧烈。喉罩是维持气道内通气的新型的通气方式,在困难气道等患者中已被广泛使用。由于老年患者颈部活动功能差、牙齿松动或者易损,常规气管插管易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而喉罩具有刺激性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符合适应症的基础上替代了植入式的气管插管[5]。

神经阻滞技术是应用长效局麻药于神经干、丛等处,从而引起所支配区域出现临床麻醉效果的方法。近年来,体表定位下凭借神经刺激仪的技术能够为患者,尤其是高危老年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麻醉。

本研究我们选择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观察其麻醉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无论是在全身麻醉药物使用量、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方面,还是术中肌肉松弛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实施喉罩全麻组。

综上所述,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麻醉用量少、苏醒早、术中肌肉松弛情况满意的优点,提倡联合应用。

[1] 梁纯波.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9):2976-2977.

[2] 郎 宇,王天龙,姚东旭,等.喉罩套囊合理充气容量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5):409-411.

[3] 阮 侠,徐仲煌.髋关节手术新型麻醉方式:腰丛、坐骨神经及椎旁神经联合阻滞[J].协和医学杂志,2011,2(4):326-330.

[4] 沈艳喜,黄乐林.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高危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9):749-751.

[5] 鲁晓红,李 瑞,陈芳屈,等.不同通气导管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3):37,36.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43

B

ISSN.2095-6681.2016.30.181.02

王宏伟

猜你喜欢
喉罩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植物人也能苏醒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