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涵盖全面 助基层利民纾困

2016-05-16 08:16屠海鸣
沪港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港府预算案香港

屠海鸣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在立法会发表新年度财政预算案,这是他任内的第九份预算案。此次新财政预算案以红色作封面,有着享受新春利是之意,更有未来香港要面对更多挑战的警示。

香港正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此份预算案围绕“提振经济”、“推动创新”、“开拓市场”、“培育人才”、“土地资源”、“关注民生”、“公共财政”几个板块,推出涉及388亿港元的税务和短期纾缓措施,协助香港本地企业及居民共捱不明朗的经济前景,并强调在“新经济秩序”之下要抢占先机,为香港寻找发展机遇,争取关键角色。预算案的另一大亮点,是配合施政报告鼓励创新,在创科范畴投放不少资源,促进各行各业善用科技,提升生产力,有利于香港的长远发展。

增免税额帮助“打工仔”

考虑到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港府的财政能力及提振短期经济的需要,此次预算案推出了“打工仔”们关心的退税、宽免差饷,以及向综援受助人等弱势社群,额外多发一个月标准款项等多项纾缓措施。

在税务方面,港府将宽减2015/2016年度75%的薪俸税及个人人息课税,每宗个案以2万港元为上限,全港196万名纳税人受惠,库房因此少收169.5亿港元。有资料显示,2015/2016年度全港约有斗6.4万名纳税人的收入介乎12万至20万港元,他们平均可获退税730港元;约有18.5万名纳税人收入逾90万港元,他们可获2万港元上限退税,平均税务宽减率为7%。

曾俊华同时宣布宽减2015/2016年度75%的利得税,每宗个案同样以2万港元为上限,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全港13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收入将减少19亿港元。此外,更推出一系列长久措施,包括从2016/2017年度起,调整薪俸税及个人人息课税下的两类免税额。其中,基本免税额及单亲免税额会由12万港元增至13.2万;已婚人士免税额由24万港元增至26.4万,合共193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每年税收减少29亿港元。

继去年宣布将子女免税额由7万港元提高至10万后,新年度预算案宣布提高供养父母及祖父母的免税额,惠及60万名纳税人,政府每年税收减少8.6亿港元。有关调整包括:供养60岁或以上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税额,由4万港元增至4.6万;供养55岁至59岁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税额,由2万港元增至2.3万;父母或祖父母入住安老院合的住宿照顾开支,扣除上限由8万港元增至9.2万。

拨3.8亿 振兴旅游业

2016年的访港旅客人数持续下跌,来自内地的旅客更是明显减少。鉴于旅游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5%,可提供27万个就业职位,由此成为港府支持的重中之重。新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斥资3.8亿港元,推出短、中、长期措施,重塑香港旅游业形象,提振香港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这些短期措施涉及1.4亿港元,包括豁免3类牌照费用,豁免期限由半年增加至一年,预计1800家旅行社、2000家酒店和旅馆以及2.7万个食品和小贩商户受惠。

在中期措施方面,港府将加码拨款2.4亿港元,联同业界推出6项措施,包括扩充今年盛事的规模、拍摄新宣传片、支持业界扩大客源、资助中小旅行社使用信息科技,以及推广香港的天然景致和历史文化。这次拨款是以往8000万港元拨款的3倍,如此大手笔是希望重塑香港的旅游形象,并在其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吸引旅客来港。

而在长期措施方面,除了两大主题乐园迪斯尼及海洋公园继续扩建外,港府2016年提出的美食车先导计划将于今年推出,营运泊位除包括湾仔金紫荆广场、尖沙咀梳士巴利公园、尖沙咀艺术广场、中环新海滨、海洋公园及迪斯尼乐园外,还会增加九龙东海旁及黄大仙庙泊位。

对于这些重塑香港形象、协助旅游业界吸引游客的举措,各界普遍称赞,形容是“雪中送炭”,相信能有效减轻业界的经营成本,有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吸引更多高消费的过夜旅客来港。

推科技券 配对中小企

除了纾困措施,预算案中另外一个大手笔的投入方面便是创新发展。预算案提出一系列措施,透过推动创新、产业多元发展和开拓新市场,以较大的篇幅论述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的新举措,就促进研发应用、发展金融科技、扶持初创企业、催谷创意产业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可行的措施,

财政预算案助力创科业界的项目包括设立“创科创投基金”、“创科生活基金”,以5亿港元推行“科技券先导计划”,资助香港中小企利用指定的本地科研机构或服务提供者的科技服务和方案。计划为期三年,以2:1的配对模式,为每间合资格中小企提供最多20万港元资助,即企业出一元,政府便会出二元。港府希望透过这一计划鼓励更多中小企善用科技,提升服务,并为科学园及数码港的中小企租户和培育公司提供商机,达至多赢。港府还会注资20亿港元资助大学在重点科技领域进行中游和应用研究,把私营企业投资研发工作的现金回赠金额提高40%,扩展研究成果在公营机构的试用,继续资助大学团队成立的科技初创企业。此外,香港科技园公司正研究一个成本为82亿港元、针对智能生产和研发的先进制造业项目,预计2021至2022年度完成。这些措施为香港传统和新兴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有利加快香港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多元化发展,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

面对经济前景不明、环球市场竞争激烈,推动创新和提升科技是香港应对“新经济秩序”、提升长远竞争力的不二法门。从这份财政预算案中,许多市民乐见港府已洞察到科技的重要作用,并积极配合创新驱动经济的趋势去升级与转型,凭借自身原有优势做好准备,从而在全球激烈竞争下脱颖而出。

重中长期 应付不景气

财政预算案发表后,港府公布新财政年度卖地计划,新增多幅市区优质地皮待售。这些优质地皮承接力较强,有助于保证库房有足够卖地收入,同时降低香港楼市急插硬着陆的风险。

新一年可推出29幅住宅用地,为2010年港府大增供应后的6年新高,按年上升18.75%,预计可以提供19200个单位。但这些土地不会在年内全部卖出,以现年度为例,卖地表上的土地可以提供16000个单位,结果29幅地只卖了15幅,提供9260个单位,加上港铁、市区重建局和私人土地发展和重建,合计可以建成单位达20100个,超额完成年建19000个单位的目标。此外,新一年新增的优质地皮多,这些位于市区、可供大规模发展住宅的靓地,包括茶果岭原高岭土矿场地、七幅启德地皮、鸭删洲地皮等,再加上中区美利道停车场大厦的贵重商业地,预计将大受欢迎,有助于政府卖地达标。

港府大增优质住宅地皮,以及增加商业、商贸和酒店地皮供应,不仅是应付市场需求,还有一个客观效果,就是有助政府为楼市降温时,避免产生“急冻”灾难。曾俊华表明,希望楼价有秩序缓步下调,有需要置业的市民,也要确保自己承受得起楼价下调的压力。

前景叵测,资源有限,在笔者看来,在这样的经济下滑形势之下,此次财政预算案已算不易,既振兴了新兴产业,又能做到利民纾困,可谓积极有为,令人信心满满。

猜你喜欢
港府预算案香港
本期导读
《沁园春·香港金融保卫战》
香港ifc商场
香港
港府政改方案今出台
港府总部外建围栏强化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