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学习变革将先行一步

2016-05-27 00:35王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学习者

王珏

在“信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这个议题上,我一直是“死硬的保守派”。和许多人一样,我曾一度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只能通过对社会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然而,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产品和案例出现,我非常清晰地看到了“互联网+”变革教育的现实与前景。

不过,即使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也不会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互联网+”对教育的变革,将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引发“学习的变革”。

比如,我自己的孩子,经常在学校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以往只能靠家长辅导,现在他就会自己打开“乐乐课堂”APP去自学,这比向家长请教靠谱多了。重要的是,这款教育应用讲得既清楚,又有趣,孩子很爱看,再加上可以随需观看、反复观看,这样的效果也许比老师帮助的效果还要好。

除了“补弱”外,我的孩子也在自发地学习更广泛的内容。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化学很感兴趣,可是我们家长完全帮不上忙。最近,他天天在看“乐乐课堂”的初中化学,每天学得不亦乐乎,既满足了强烈的求知欲,也得到了很大的成就感。

可以说,只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我自己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真正得到了解决,才真正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而大学生,也许早就改变了学习方式。通过大学公开课、慕课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只不过学校并不认为那是真正的“学习”。或者说,并不认为那是在“接受教育”。以我本人制作的《微课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为例,目前该课程正在和国内某高校合作,作为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一个专题。很多大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反馈,也令我非常振奋。比如,该校化学教育系的张同学在学习心得中这样写道:“看了这几篇微课以后,大为吃惊。要是我从小就是看微课学到大的,估计我的童年生活也不会这么无趣与煎熬了吧。”

看来,通过网络学习更加优质的课程(资源),无论对于当今大学生,还是未来的大学生,恐怕都是其内在的需求。

其实,还有很多突破性的互联网教育应用,诸如:大幅提升记忆单词效率的应用、作文全自动智能批改、英语发音精确校正(打分)、根据答题情况智能推送,等等。

这些“互联网+”的教育应用,大多直接面向学习者,力图帮助他们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而这种直接针对学习的变革,不正是教育的本源意义与最终目的吗?!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变革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变革开始了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