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 22:22韩志昌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化情境高中物理教学

摘 要: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处处闪现着生活教育思想的光芒,在科学解读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带给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并对创设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原则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教育思想;应用;生活化情境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给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能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动手能力,培养具有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人,生活教育思想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认为学习就是实践。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基础科学,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是现代技术的理论基础。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实践性。

(二)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科学性

“教育必须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包含并着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否则不能前进。”“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这是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思想中一直强调的问题,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依然适用,高中物理肩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物理教学的科学性是文中应有之意。

(三)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前进性

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要随时随地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生”。近代物理一直处在推动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风头浪尖,高中物理课程应能体现时代性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时代性人才,其教学的前进性自然不言而喻。

(四)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终身性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终身教育主张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终身性也是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要求,“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五)高中物理教学应具有探究性

陶行知一贯反对死读书、死教书的旧教育,提倡活学活用的创造探究教育,认为“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也明确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起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创设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

创设高中物理课程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将抽象的学科知识融于现实生活中,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之便于为学生所理解和应用。良好的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应该具备生活性、问题性和真实性特征。贴近现实生活,但不是日常生活情境的简单映射,而是经过加工和净化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学生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能应用于真实的现实生活。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情境能为学生在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之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创设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发挥教学有效性,还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说的是教学要从学生熟悉、倍感亲切的现实生活和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情境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以生活性原则选取情境材料需要注意:创设的情境应能最真实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只有现实的情境问题才最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才能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受力、知识和经验去分析、探索和尝试解决。其次是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应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学习内容与已有认知结构的有机结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二)问题性原則

指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围绕着一定的问题进行,是教学的出发点,这些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为学生解决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科学性原则

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情境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生活经验本就有许多假象,教师在选择这些材料时,要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提炼,确保情境材料的逻辑性、可靠性和严谨性。科学性原则要求创设的情境具有有序性,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有一定的梯度。同时还要注意科学性的把握度,避免出现学术性太强和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的问题。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性原则要求情境创设的问题是开放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是多元的,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开放的时空中。情境本身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能让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基础上延伸、拓展。从而引申出新的问题,不断深化知识结构,提高和发展探究能力。

作者简介:韩志昌,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化情境高中物理教学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