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课堂中音乐元素的有效运用思考

2016-05-30 12:12金家栋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音乐元素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金家栋

摘 要: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将体育教学内容与音乐搭配起来,但是由于教学理念、条件和设施,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音乐的运用时机、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行为特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应用音乐元素,做好对学生体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音乐元素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10-01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对新事物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音乐元素,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以及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同时也能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元素的应用原则

一是,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与成长,而小学生又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和活动时应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并将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其认知力和判断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音乐元素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配合,不仅要科学有效,更重要的是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并且音乐元素的融入还要充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1]。比如:在教学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需要进行放松运动,而为了平和学生的心跳与脉搏,教师应该选择舒缓一些的音乐。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音乐元素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以及示范体育动作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小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多选择一些优美的音乐,进而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并在认知美的同时,全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感受和印象。比如:在讲解韵律操时,如果单纯凭口令进行教学,难以取得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对此,教师就可以融入一些节奏鲜明的歌曲,通过音乐与动作的有机结合,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表现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舒展度。

三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音乐元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应做到好听、易懂,并且能够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在选择音乐方面,除了要注重节奏的鲜明和生动乐悦耳,还要结合学生的欣赏能力来决定。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和运用音乐元素时,一定要新颖多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比如:在进行单脚跳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显,并且与跳跃节奏相吻合的歌曲,如,《兔子舞》。而在进行立正跳时,则需要更换其他节奏的曲目。

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用音乐元素的策略分析

一是,充足的课前准备。小学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与把握,还要对活动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在运用音乐元素开展体育活动时,课前应对音乐进行整理,并且还要检查播放设备与运动器械。同时,由于小学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多样,在课前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与锻炼计划,还要选择符合教学特点的音乐,在授课前,教师也要对相关播放设备,器械进行全面检查,进而确保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安全进行[3]。

二是,课中的科学应用。音乐元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准确把握歌曲播放时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多样性特点,而相关音乐也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的,因此,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可以将多个教学环节科学整合,在活动开始前播放音乐,并时刻注意音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情况。同时还要将播放器放在与上课区域较近的地方,这样不仅便于教师操作,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指导学生的运动锻炼中,并且还能够有效缩短学生的等待音乐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对音乐音量进行有效控制,如果在室外开展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场地的扩大适当提高音量,但是也应该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避免对前排学生的听力造成影响,或是影响其他班级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能小到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准确的音乐信息。另外,在开始播放音乐时,教师也要结合练习内容给予一定指令,如,踏步、击掌等,进而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节奏。

三是,课后的总结反思。由于音乐元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以及学生给予的反馈,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反思,对于不足的地方应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完善。同时,在每次体育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不仅要对音乐设备进妥善的整理与保管,还要对设备和器材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并进行细致的反思,并对存在故障的设备与器材进行及时的维修与处理,从而使音乐元素能够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也促进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总之,音乐元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能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对学习音乐与体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将音乐元素科学、灵活的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也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并推进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遗风小学)

参考文献:

[1]潘君燕.小学体育课堂中音乐元素的运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B版,2014,(12):94-95.

[2]陈玉兰.让小学体育课堂充满活力——浅谈如何让音乐在体育课堂中发挥灵魂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109-110.

[3]吴启航.对音乐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一些探究[J].学周刊B版,2011,(6):183-184.

猜你喜欢
音乐元素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