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

2016-05-30 15:46卢柏林
甘肃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运用作用

卢柏林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作用;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49—01

所谓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运用语言、音乐、图片等,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的教学活动。它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情感丰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在学习中创设主动、活泼、有趣、愉快的教学情境,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乐学、爱学、会学,促进学生素质教育主动协调发展。下面,笔者就谈一谈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境教学的作用

1. 唤起形象思维,提高学生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更注重形象性、欣赏性和感悟性。它强调使学生在接受多种感官刺激的同时,更全面地发展其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情境,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从而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 激发主体积极性,形成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吸收、内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一般不能完全集中,但是如果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学生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情境时,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这种学习过程极大地张扬和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并促成了教学的良性循环,学生更愿意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3. 寻找思维关键点,提高思维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之门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以语言、数字和图画这些符号系统来达到教学目的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寻找思维关键点,创设丰富多元的情境,打破旧模式的界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并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提高多角度思考的水平和发散思维能力。

4. 课堂更接近生活,易于接受知识。小学生所了解的生活应该是他们实际所熟悉的、所接触的东西。学习应当和生活相联系,否则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把语文书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或者经验相结合,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使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二、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1. 运用语言,描述情境。有句俗语:“语文老师的嘴,音乐老师的手。”我们经常调侃当老师是靠嘴吃饭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上,教师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课文的具体情境做绘声、绘色、绘形的描摹,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睹其形,产生人在情境中的感受,加强学生对情境的具体感受,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

2. 运用图画,展示情境。小学生对图画容易产生兴趣,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用图画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具体,同时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表达生活的感受。

3. 借助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借助音乐来渲染情境是创设语文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体唤起客体心中的感受,调动以往的经验,从而产生感情,所以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的烘托、渲染课文内容,创造美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4. 角色表演,体会情境。把讲台当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是学生极感兴趣的乐事。小学生有较强的表演欲,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而且使学生特别兴奋,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们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代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情境教学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符合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内在特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自融其中,融情入境,想方设法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运用作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