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6-05-30 09:58黄春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黄春英

【摘要】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进行有步骤有层次的教学,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 因此对初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效率并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

前 言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情况充分掌握,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层次上的差别予以分组,其后教师实施教学时对不同组学生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在保障学生平等的学习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全体学生的成绩. 因此,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还可以让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的基础. 通过学生分层,教师可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让每名学生都能接收到有效的教学信息. 在对学生分层之前,首先教学可以向班主任,其他科目教师与学生家长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性特点. 其次,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态度等情况. 再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将以上三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科学的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将学习基础较好,上课精神集中,课堂反应积极,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分为A层,占班级人数的30%. 把比较喜欢数学学习并且认真完成作业,成绩处于中游,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分为B层,占班级人数的50%. 把数学基础较差并且对数学不太感兴趣,对于数学不认真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C层,占班级人数的20%.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分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是以学生分层为基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拟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对于A层学生,可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习题应具备一定难度,提高其数学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B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应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为前提,使其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在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其积极参与更高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对于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应当主要以促使他们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拥有一定的解题能力,此外要注意教学难度的渐进性.

三、授课分层

授课分层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 将逻辑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基础性的问题让C层学生回答. 这样不仅能让课堂提问更具针对性与普遍性,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A层学生的思维探索,鼓励其进行自主探究. 而对于B,C层学生教师应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找到对应的学习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是分层教学的补充环节,能够及时了解、检查、矫正、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而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分组对学生进行作业分层布置. 对A层学生应以强化知识概念,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主,作业内容可适当减少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增加逻辑性较强的作业内容,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对B层学生应以巩固知识概念,掌握基础解题方法为主,综合教材的一两个知识点,设计难度适中,數量适中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对于C层次的学生,其作业的重点主要以掌握基础的初中数学知识、方法等,因此教师应当结合经典的教学例题设计作业,从而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其数学学习自信.

五、评价考核分层

1. 分层评价

教学评价应具有差别性与鼓励性,从而使得教师能够更为全面的评价学生,并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肯定与鼓励. 对于A层学生,由于他们较为优秀,因此教师应当再给予一定的激励基础上采取竞争性评价,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进步. 在加强B层学生鼓励基础上采取激励性评价,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指引他们更快的进步,同时鼓励的作用可以使得他们奋发向上. 重视对C层学生的大力赞扬,采用表扬性评价,积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考核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考核时,考核题目可包含基础题,提高题,综合应用题与附加题. 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考核题目,简单的基础题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应当作,而难度较高的题型A层学生必做,B层学生选做. 教师根据考核所得的结果,对自己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进行及时纠正,对于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进行及时引导与更正.

【参考文献】

[1]芮韩英. 采取分层教学方式,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新课程(上),2011(06).

[2]朱莉莉. 浅谈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1).

[3]张卫华.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 内江科技,2010(09).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