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

2016-05-30 01:55王美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导学案学案新课标

王美凤

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 “导学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积极适当的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培養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一、导学案与自主探究并重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导学案往往按照固定的模式设计,一般都是由预习、思考、复习、检查等部分组成,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虽然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所改变,但是仍然跳不出这套固有的教学模式,而且,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会将数学的作业布置为几个习题,让学生自己去求解,这样量化过后的作业,学生做起来很有成就感,教师批改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往往是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做的,很多的学生连基本的数学概念都不理解,只是套用书本中的例题来解题,对于知识的理解十分的不到位,学生们真正关心的是我总共做了多少题,我做对了多少题,至于我为什么做对或者做错了,很少有学生真正的关心. 学生只是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学习,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与机会,这就使得原本是一场“头脑风暴”的数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因此,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可以在学生预习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积极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正确的答案. 同时,要鼓励学生尽可能的一题多解,并从中选出最佳的解题方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多找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和题型,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进步. 因此,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加入自主探究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 二、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并进

新课标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作为教材最为有力的辅助工具,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小学数学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传递与能力的提高并进. 最优秀的导学案就是将无形的能力以有形的知识为载体,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导学案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辅助学习外,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和快速的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导学案中,要用“特别注意”、“温馨提示”、“建议”等等醒目的文字进行提示. 在课堂上,首先,要了解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对于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难题,教师要运用逐步递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向纵深的方向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的途径,鼓励学生之间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探讨,总结和交流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还可以开展“一题多解”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出解同一个问题的有效解法,帮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三、注重课堂的有效生成内容

导学案的最终作用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导学案作为一种辅助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不是一成不变的,将导学案用于实际教学时,必须将导学案实际的课堂情景有机整合起来,尤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内容.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较强,身心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这就决定了导学案的设计不能够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根据实际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数学课堂是紧紧围绕问题、方法、思想这三个因素展开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形成和培养是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但是,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不唯一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充分的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得学生们可以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创新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导学案的帮助下,真正的有所领悟,让导学案发挥课外教学的作用,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地训练,课堂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种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取得进步的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导学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设计自己特有的导学案,并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后,要进行积极地教学反思,反思设计的导学案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提升. 并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效率真实地记录下来,同时要记录不同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的表现,在课后进行反思或者与该同学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加入更加有助于学生整体数学素养提高的因素. 同时,教师可以再反思中快速的成长,并将自己的反思内容与其他的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地丰富与完善自己的导学案,并将其高效的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中去.

总之,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重视“导学案”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效的运用课堂这一阵地,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同时,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导学案学案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乡愁导学案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