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 20:39刘云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

刘云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以案例作为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工作的方法,它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实践与反思,合作与分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旨在分析案例教学在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就案例的选择、授课步骤、案例的讨论和总结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52

Abstract Case teaching method i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asks, the case as a teaching tool to carry out teaching methods, its essence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This teaching mode emphasizes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helps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solve problem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in th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choice of the case, the steps of teaching, the discussion and summary of the case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on learning

0 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外向体现,每一种语言总是反映了一定社会的人的价值取向、世界观等。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构成的综合能力(毕继万2005)。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外语教学的目标。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往往把培养学生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放在了首位,注重作为工具的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1920年代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与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模式的成功结合,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最早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起初试用于部分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学科广为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始广泛应用与教育各个领域,但是案例教学法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研究结果。

简言之,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以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案例是理论与实务间的桥梁。陈建平(2004)强调“案例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合作与分享,实践与反思。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任务”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意义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通过模拟真实语境强调交际过程,并大力提倡课堂互动。

2 案例的选用标准

2.1 连贯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案例的选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案例的编排选择,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为指导。因此在收集、建设案例库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案例的编排遵循按部就班循序渐近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接受能力,从简到难,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更多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因素。比如对于 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储备,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与任务,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输入,实现学生从接触了解到理解应用的转化。

2.2 内容的趣味性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参与者,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案例的选用除了具有代表性以外,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所选的案例来源于真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或学生们所熟知的环境,通过案例设置情景,比如选取以大学生活为背景的影视剧,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案例教学中以案例分析为主,理论介绍为辅,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比理论更丰富、更有意义。像《刮痧》等适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影片,集中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文化差异。又如2008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很好地诠释了日本人的生死观,正如中国美学家李泽厚讲到的中国人“重生安死”,而日本人“惜生崇死”,对日本人而言死是一种悲哀的美。结合电影,可以让学生更立体地感受中日文化意识层面的差异。

另外,文化交际不是单方面的是双向的,像《功夫熊猫》系列就是中国文化元素通过美国式幽默体现出来的,被视为是中西文化交流糅合的典范。动画中,中国的儒家思想和禅文化与美国人的“励志”“英雄崇拜主义”完美结合,但揭示但主题是中美文化中都推崇的“正义战胜邪恶”。课堂上采取类似的具有代表性又不乏趣味性的案例,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形式的多元化

除此之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授课的趣味性,案例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动画、电影片段等有声有形的资料。尤其是语言的课堂教学,语言环境显得尤为必要,视频资料不仅可以给学生展现一些得体的语言交际,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非语言交际进行视觉记忆。比如商务英语的教学,需注意妆容以及着装的应景等,即对体距、身势语、接触语、外表语和目光语的习得等。

3案例教学步骤

课堂上注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倡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目的编写合适的案例;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运用不同形式和手段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由学生来完成主要任务,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与分享来提高学习效率。

大体按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第一步,前期知识储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语言背景知识,并指导学生对相关的语言点进行操练;第二步,创设情景。创设一个与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接近的情景环境,换言之找到一个能激发知识储备的切入点,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个语言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第三步,引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建议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以三至五人为宜。学生分组后,根据他们自身对主题的了解,组员间进行分工协作,然后通过借助各种资源和信息渠道,查阅信息解决问题;第四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效果是直接由学生们完成任务情况来衡量的,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

3 案例的总结分析

课堂上在学生们学习讨论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具体到授课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们的结论进行点评或补充。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意見以及独到新颖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出讨论过程中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例如争论的气氛是否热烈,发言是否积极,问题分析是否透彻,参与是否充分等,以此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选用的案例是否得当,亦或是从学生身上得到新的启示,这些将有助于教师更新补充案例库,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此外,案例教学的答案或结论,往往不是固定唯一的,而是具有多元性的。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并选出认可度最高的最佳答案,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那些尚未找到答案或存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或继续思考,这样一来让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

4 与其他外语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在跨文话交际外语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对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分配和角色扮演恰恰符合这个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着引导辅助的作用,学生是主体,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被动地知识输入转化为知识输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受到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双重制约。语言规则指的是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而交际规则指的是指导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准则,指导的是包括语言交际在内的一切交际行为,强烈的文化特性是交际规则的显著特点(毕继万 2005)。案例教学法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在讲解文化冲突、文化摩擦现象时,能够寓教于具体案例,对学生而言更具实感容易接受,对教师而言,避免了对一些文化现象进行理论讲解的空洞与枯燥。

案例教学法从教学的前期准备到后期的总结分析,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当然案例教学法不是孤立使用的,在具体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像一些具体语言知识的讲解,需要结合其他外语教学手段,比如场景教学、语块教学、词汇教学等。

5 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在教学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扩展。以跨文化交际日语教学为例,选取合适的案例,从语法规则和文化规 则两个层面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语法体系的同时,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声资 料和节选合乎教学目标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填充缺乏目的语语境的空白,提示学生在具体场景或语境下去理解目的语,增加学生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另外可以帮助教师收集教学实例,尤其是学生的误用例,为教学研究提供一线资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运用案例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可以督促和引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案例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目的是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当然案例教学法不是孤立使用的,需要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4] 毕继万.第二语言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

[5] Miller,J. Case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J],Queens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13(1). 1997.

[6] Peter Daly. Methodology for Using Case Studies in the Business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J],The Internet TEST Journal,Vol.8(11).2002.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