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2016-05-30 01:04关欣
亚太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教师

关欣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引导下,兴趣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语文教学中兴趣显得尤其重要。但目前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表现为兴趣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个问题的存在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针对诸多因素要采取相应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关键词:小学生;教师;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19-01

新课改虽然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依然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当下语文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没有彻底改观,语文课堂往往是制度化、规划化色彩很浓的一个场所,也是一个封闭性、独立性很浓的场所。目前的语文课堂听到的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失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①。

一、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表现

(一) 学习散漫,没有条理性。这些学生往往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做事随意,做卫生做作业甚至参加班级活动都兴趣不大,对自己缺少信心,做事情缺少热情,每天无精打采。

(二) 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干扰。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上课时大部分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有选择性的听讲,一节课下来通常什么事都没做。

(三) 回答问题不积极,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往往忽略师生间的互动。于是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孩子们很难充满兴趣以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

(四) 重复练习,造成无效学习。如今小学生被大量的课业所压制,当孩子不断地重复抄写和练习同样的作业时,学习动机和兴趣就会下降。

(五) 课后阅读量少,降低语文学习思维的广度。少量的课外阅读必然引起头脑中知识的欠缺,势必也会导致课堂上学生思考的不足以及反应速度不高。

二、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

(一)老师家长的目标要求过高;老师及家长的“高标准、严要求”更使语文教学过于注重技巧的传授,要求人为地拔高,就使得语文学习脱离了学生实际和生活需要,而成为“应试”的需要。

(二)教材内容枯燥过难;小学语文教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呈现出繁、难、偏、旧的特点。虽然几经改版,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变化并不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

(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无法合理满足;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往往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生怕自己的成绩或者回答不合老师的要求,被老师判为不合格,以至于被老师批评、家长训斥、同学嘲笑。试问,有着如此沉重的负担,谁还会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呢?

(四)“重理轻文”思想严重;上世纪80年代曾经流行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句话。教育界于是也出现了“重理轻文”的明显倾向。教育系统对母语的重视,也普遍不如英语。

三、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教育对策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儿童入学时起,我们就应帮助儿童逐步认识学习语文的社会意义,把语文学习、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条件,了解他们的所急、所需、所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用精湛的教学技术来吸引学生;教师要抓住课堂时机,在学生问题经过苦心思索而有所不能领会,或有所体会而说不出的时候,适当点拨,引发兴趣,使学生不断释疑、排难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的问题难以适应,就会在讨论和点拨中了解学生的疑点,从而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开展兴趣活动,让学生愿学;陶行知说:“学生有了趣味,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哪怕一点点也好。可以将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②。

综上,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不仅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各种能力,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从这个意义和角度上讲,兴趣更是创造欢乐的教育前景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机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牢记这一点,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中好好地运用它。

注解:

①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2012,(3)

②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3)

参考文献:

[1]汪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安徽教育,2008,(11).

[2]孙永红.对新课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科技创新导报,2000,(8).

[3]陈晓春.浅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教研版),2009,(5).

[4]刘六充.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5]黄有德.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国校外教育,2011,(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生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