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尊重滋养漫画之树

2016-05-30 04:45高芃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尊重

高芃

摘 要:法国的安古兰漫画节在每年的二月份举行,是世界最负盛名的两大漫画节之一,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欧洲艺术漫画爱好者们的参与。本文对于刚刚经历过查理日报事件的2015年漫画节做出了一个大致的游历描绘,对2015年漫画节的大型漫画场馆、独立漫画场馆以及中国漫画场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读者能跟随作者脚步去了解与接触2015年的漫画节盛况,并且通过分析欧洲读者群体对于漫画艺术普遍尊重与鼓励的现象,引发对国内漫画产业氛围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安古兰漫画节;独立漫画;尊重

2015的安古兰漫画节注定比往年肃穆与萧条,因为它正处在查理日报事件发生不久,会场周围都加强了戒备。 Je suie Charlie(我是查理)的标语和涂鸦出现在安古兰小镇的各个角落,和平反战类型的漫画也出现在建筑物墙壁上、垃圾箱上、站台上。甚至连小镇的教堂都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漫画场馆,陈列着各式反战和宗教题材的漫画作品。

据天视全景公司的聂老师说,这次参展的艺术家由于这次事件的影响,几乎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没有出席展览。即使是这样,2015年2月的安古兰小镇,也有将近十万人的到来。每个场馆面前读者队伍虽然不算太长但也十分可观,大型场馆里的景象也更是蔚为壮观。这些读者们似乎用他们的热情表达着对于漫画作者的尊重与声援,证明着漫画艺术存在的意义。

一、漫画博物馆中的悼念与星火

漫画博物馆是紧邻着安古兰姆漫画学院的一排尖顶建筑,宽阔的广场的队上的队伍从博物馆正门口一直延伸到广场尽头,队伍中除了背着背包的青年学生,更多的是成年人,中年人甚至白发苍苍的老者。

博物馆东边的最大的一个展览场馆就是查理周刊的纪念展厅了。一进展厅大门,查理周刊的巨大介绍标示就映入眼前。展厅是圆弧曲折的,左手边的白墙上展示着漫画发展的历史,右手边的玻璃窗内一一摆满了查理周刊从创刊到被袭击后的最后一刊。人群还是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地观看。虽然有着浓重的仪式感,但观众们还是不时会被这些已逝作者们的作品逗乐。也许读者的会心一笑就是对作者最真诚的褒奖吧。

查理周刊有些对政治宗教的戏谑内容尺度是在让人咋舌,但正是法国民众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才能使任何风格和言论得以存在而不带偏激的批判,前提是以艺术的形式。这个国家虽然从来不对艺术家吝啬,但是,艺术家不能以做艺术的名义为所欲为,人的嘲讽也应该有他的底限,如果对其他种族所尊敬的事物一再施以无节制的嘲讽,最终还是会引起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纪念馆的尽头有一面长长的黑色留言墙,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对遇害艺术家们的悼念与感谢。来自各个国家的参观者用他们的语言表达着对逝者的追悼,对正义的定义以及对恐怖主义的愤慨与谴责。墙上有着中文字迹,写着“唯有正义才能唤醒人们心底的善良”以及“尊重信仰”。 在漫画历史上,还从未发生如此惨剧。漫画作者们的信仰是快乐和幽默的态度,因为有了幽默,生活才变得不再承重与压抑。他们是给世界带来快乐的一群人们,是保有童心的成年人。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着对世界的看法,用幽默来对抗对抗专横的一群人,他们不应该被如此残酷地对待。

从查理周刊的纪念展厅走出,在贯穿博物馆的长廊中正在展览着以“漫画料理”为主题的儿童青少年漫画作品展览,展示着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多格故事漫画作品。他们的风格迥异,想法天马行空,不受技法的约束,生机勃勃,令人耳目一新。漫画作为一种讲故事的形式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成为他们表达自我,讲述生活的一种方式与乐趣。

据天视全景的王宁老师说,在漫画节期间,法国当地的政府会给小学生们分发代金券,10—20欧元不等,以此来培养和激励孩子们对于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这种政策理所当然更地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专业漫画审美能力和艺术涵养的儿童,他们甚至能分辨得出漫画作品中的配色是否合适、分镜头是否合理。在这样尊重漫画艺术的氛围和土壤之中,孩子们接受着世界上伟大漫画艺术的熏陶,他们把漫画艺术的星火继承与发展下去。

二、大型出版社场馆的狂热与漫画家大游行

大型出版社展馆是每年安古兰漫画节的最主要部分,除了展馆前的队伍最长以外,展馆内部更是摩肩接踵,人潮涌动。在这里,不论是年轻朝气的女学生、调皮可爱的小男孩,还是身材魁梧的大叔、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都捧着钟爱的漫画,沉浸在奇妙的世界中,成了乖巧安静的读者。成年人与孩子们同样席地而坐,就着自带的简单的食物津津有味地看起漫画。以家庭为单位来参加漫画节的读者不占少数,家长与孩子们都无不沉浸在浓厚的漫画节气氛之中。

大型出版社的展柜虽然繁多,但也做出了读者群的细分,既有专门为孩子提供的儿童读物展柜,也有为青少年提供的美式超级英雄系列读物、日本漫画展柜,但更多的还是富有艺术气息的欧洲本土成人漫画了。纪实体裁、自传题材、历史体裁偏多,每本书都是有分量的硬皮精装版,考究的封面设计让每本漫画看起来就像电影海报一样有气势与格调。漫画家签售环节是每年的惯例,漫画家们都按照时间表上安排的日程进行签售活动。读者们自觉地在自己喜爱的漫画家面前排起长队,静静等候签绘的时刻。有的年长读者甚至还带着折叠小凳子,一边看着漫画一边等待签售。漫画家们也对于如此之多的读者索取签绘的要求毫无怨言,他们不厌其烦地在每一本书的扉页留下独一无二的画作,来回报读者们漫长的等待。

下午两点,所有漫画们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从各个场馆走出,自发地集合在了一起,围绕着安古兰主干道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这次漫画家游行活动并不是为了反对袭击查理周刊的恐怖主义,而是由于政府提高了针对漫画家的某项税收,他们以这种形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这种漫画工作者们为自身的权益示威的情形前所未见,激动人心。

三、独立漫画场馆的多元化

今年的独立漫画场馆是所有场馆之中规模较大的,也出乎意料的给人带来惊喜。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漫画艺术家们把自己的小小摊位装点得多彩纷呈各具特色,吸引着爱好者们驻足观看。独立漫画作者们的作品开本通常不大,一般是小而薄,以小册子的形式较为常见。由于不受正规大型出版社与正规出版途径的限制,在绘画风格上更是多样与夸张,题材内容上有些也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但这种无所拘束也正是独立漫画的魅力所在。

令人更为惊喜的是,有些独立漫画艺术家甚至改变了传统漫画的阅读形式:一本圆盘式漫画,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来对其进行剪贴一番,便会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永远也不会结束的故事;一本可裁剪的漫画册子,把册子上的漫画以要求的方式裁剪,得到不同的故事结局;一个装有漫画图片的方形纸盒,可以上下左右打开,把图片以各个方向展开,展开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漫画故事的不同走向......这些种种漫画阅读方式上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美国漫画理论家Mcloud的“无限画布”理论,并且是利用传统纸媒来呈现的。这些先锋的独立漫画艺术家们正在用他们理念实践与开拓着漫画艺术的无限可能性,更多地从形式上探讨着“何为漫画”以及它的多种阅读方式。

这些独立漫画作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欧洲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有设计师、有教师、有主妇,有乐队歌手,甚至有患帕金森症的残障人士。虽然他们的背景各不相同,各自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但是在这里,他们都是平等的、拥有自己独特个性与魅力的漫画艺术家,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漫画语言来向读者展示与讲述他们自己的世界。漫画节这个平台赋予了他们同等的尊重。

一位来自德国的独立漫画团队中的一名艺术家谈起了自己创作的一个小故事时说:“日常生活是我的灵感来源,这本册子中的故事是来源于我的一个梦境,那个我等了一生的女孩最终还是离我而去,很真实的悲伤感,一醒来就马上把它画了下来。”说完之后他在册子背面画起了签绘,一边绘制签绘一边同一旁的同僚打趣,像是两个大男孩:“漫画虽然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是它能让我快乐,我的闲暇时间都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创作漫画,每年的漫画节我都会过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受到读者的喜爱我真的很开心。”

另外,欧洲独立漫画多以团体的形式出现在展会上,他们大多以“catalogue”(目录)的形式装订成册宣传出售。笔者分别购买了两个独立出版团体的catalogue,分别是英国——艺术学院与德国——独立艺术团体,每一本都包含了好几位作者的作品,每一位都风格迥异。正所谓“画格即人格”画格也是“国格”,两国作品在整体风格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英国的学生作品不论是在色彩还是造型上都趋于感性明媚、清丽柔和,幽默与优雅同时存在;而德国艺术家们的作品大多趋于理性、几何感,黑白构成代替了丰富的色彩,更多表达的是艺术家们对于世界的解构重组,重思考而多于感受。

中法合作的《仁智各见》是今年天视全景公司成立十周年的纪念特辑,其中收录了中法两国的漫画艺术家的大量速写作品,这些作品细致入微地记录了艺术家们在对方国度的独特体验。这本特辑是天视全景公司与法国蚊子出版社合作共同出版,有近百位法国漫画作者与五十多位中国漫画作者参与到这次的创作之中,其中除了读者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中国漫画家陆明、张晓雨、高佬和许多法国资历深厚的老牌漫画作者以外,也有许多新锐的年轻作者的印记。两国漫画作者们用生动的线条和清新的色彩描绘与感受着对方国度的风土与文化,每张速写还带有作者们的感受与体会,图文结合,更深刻与诗意地表现出这群漫画爱好者们的思考与感悟。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过,艺术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活我活。没有孰优孰劣,在这条长长的独立漫画场馆,看到的只是多样性,每一位艺术家在这里发出他们独特的声音,并且相互交流切磋,而这种多样性与包容性正是一切艺术得以存在的根源。

四、中国馆在安古兰

今年的中国主题漫画场馆占据了最佳地点——市中心圣马夏尔广场的教堂边上。这次中国馆的视觉效果十分博人眼球,外墙壁火红的背景颜色上绘有琳琅满目的中国元素卡通图案,入口处挂着两只大红灯笼,前来参观的读者们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据说这次近一百多平米的中国馆是近年来中国漫画家最大型的一次集体出展。

一进场馆的展台上就能看到中国漫画家吕波和他的最新作品《淞沪会战》以及年轻新生代漫画家阿桂Q版漫画作品。同时参加展览的还有中国本土漫画家夏达的《子不语》、姚非拉的《鬼吹灯》、聂骏的《向日葵男孩》等现代漫画作品,还有李昆武的《老李和小李》、李志武的《白鹿原》等老一辈的连环画艺术家的作品。展厅内以“过去、现在、未来的中国漫画”为主题,展出了中国的“经典连环画、当代连环画,当代漫画”三个不同时期的近百幅作品,让法国读者看到中国漫画的发展与演变的历程。

相比起美国圣地亚哥漫画节的商业气息,安古兰漫画节展出的大部分作品更艺术性,题材上也更有深度,所以受众更倾向成年读者。吕玻与李志武一类笔法传统,题材更倾向纪实类的漫画作者的作品似乎更加受到追捧与欢迎。来购买作品的读者年龄层普遍偏大,他们一边观看漫画家绘制签绘,一边兴致勃勃同他们交流。成年参观者也更倾向于欣赏从绘制手法到题材都更具中国特色的漫画作品。相比起夏达《子不语》的日式风格与志怪故事,似乎李志武小人书式的《白鹿原》也许才是老一辈法国读者心目中中国真实的样子。

五、感悟

这一次出访安古兰,对于法国的艺术环境感受最为深切,那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全民性的概念。漫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元素根植与法国人的生活之中,是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感知与了解世界的途径,而不仅仅是商业价值。他们对于漫画本身、漫画作品和漫画作者都给予着最大程度上的尊重,这种尊重滋养着整个漫画产业的欣欣向荣与多元性。

漫画家聂峻谈到法国的漫画读者时提到,他们经常是以一个家庭的面貌出现的,从还在婴儿车里的小宝宝到满头银发的老年人,都真实而淳朴,每一位读者都能与艺术家近距离接触,正是这种平等与交流的空间,让双方的能量相互作用与转化,作者能得到读者对其作品的支持与反馈,让作者有继续创作的动力与价值感;读者能通过作者眼来了解世界,获得共鸣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更加激励作者的创作。

天视全景的王宁老师也感慨过,法国对于漫画艺术的尊重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作者,二是对作品本身,尊重作者是因为漫画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高尚的,受人尊敬的职业,尊重作品是因为欧洲漫画与日本美国快餐式漫画不同,本身开本较大、装帧精美,内容艺术性极高,也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这是一个国家对待文化产品时表现出的尊重。

中国的漫画行业并不缺乏人才,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法国的漫画作者都无不惊叹于中国作者绘画功力之强。但是从整体来看,我们缺少的的确是法国这样的包容性的漫画环境,没有培养出阅读成人漫画的读者群体,对于漫画家和作品也不够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导致国内漫画家向欧美国家外流,更多的甚至放弃自己的漫画理想,转向其他行业。虽然此次的漫画节给予了中国漫画极大的重视,但中国漫画自身的发展仍然步调缓慢且缺乏多样性。特别是在网络高速发展,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的今天,传统漫画不仅在关注程度上逐渐被网络游戏等其他娱乐方式所分散,在版权方面也时常出现令人揪心的问题。所以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何进行一些改变和突破,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管理者与漫画作者们需要共同努力去营造的氛围。漫画之树只有在被读者、被整个行业尊重的土壤之上才能健康蓬勃,枝繁叶茂。

猜你喜欢
尊重
“尊重”主题素材解读与适用话题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