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女王”胡友娣的精彩人生

2016-06-01 12:21一润
农村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红阳上虞女王

一润

猕猴桃“女王”胡友娣的精彩人生

一润

一个山村女孩,初中毕业就来到城里闯荡打工,后开起足浴店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正当她的足浴生意风声水起的时候,突然“华丽”转身,义无反顾回老家承包村里的荒山,发展猕猴桃种植。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这位叫胡友娣的年轻女子凭着勇气和智慧,成立果业合作社,一路打拼,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如今猕猴桃种植基地面积已达8000多亩,成为华东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果业合作社。社长胡友娣被称为猕猴桃女王。2015年3月,胡友娣摘得“第九届全国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桂冠。

山村女孩从足浴店“转身”承包荒山

2015年10月12日,绍兴“小草湾果业合作社”有个75岁的张老爹,上年辛勤种植两亩多地的猕猴桃,第二年产量达7000多斤,经合作社收购后拿到了8.5万元。胡友娣开着“宝马”亲自陪着老人去银行存钱时,张老爹激动得老泪纵横。

现年34岁的胡友娣,出生在浙江上虞章镇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饱尝生活艰辛的她,造就了其坚强的个性。7岁起,每天天蒙蒙亮,胡友娣肩背小书包,手提一只饭菜盒子,从高山沿着羊肠小道走十多里路从小草湾自然村到章镇中心小学读书,午饭在学校吃。就这样夏天冒酷暑,冬天踏冰霜,不管刮风下雨,她读完了小学。上初中时,家庭经济略有好转,父亲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有了自行车,但还是推车的山路多,骑车的山路少。

初中毕业后,胡友娣怀着梦想,走出深山,只身来到上虞城区的一家饭店打工。刚开始,城市里的打工生涯让胡友娣这个山村少女感到十分新奇,也很满足。渐渐地她开始意识到打工虽然比山里的日子要好,但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于是她一边打工,一边留心做起了市场调查。经过一番考察,她感到开一家足浴店,应该是一条致富捷径,于是,胡友娣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投资开店!她千方百计动员和说服父母,让家里给她凑钱,又通过关系在当地信用社贷了两万元,很快,她从别人手中盘过一家规模较小的足浴店,开始了人生中的创业生涯。因胡友娣头脑活络,经营有方,渐渐有了些资金积累,她的足浴店越开越大,顾客门庭若市。2005年胡友娣的事业相当兴旺,在上虞城区小有名气,她欣喜地掘到了第一桶金。到2005年12月胡友娣已在上虞、绍兴两个地方分别开起了足浴连锁店,每家店里的员工达到六七十人,山妹子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老板娘”。

2006年春节,一直在外打拼经商的胡友娣回老家看望父母。当时,章镇一带老百姓已有人开始种植猕猴桃,并把它当作家庭增收致富的一条门路,但由于猕猴桃品质不好,到了成熟季节,没人上门收购,又因没有统一的经营管理组织,农户自己很难打开销路,“猕猴桃”一时间变成“伤心挑”。胡友娣看到这一情况,心里非常不安。凭着热爱家乡的一腔热血,胡友娣决定尽自己所能,要帮一帮致富心切的乡亲父老。她暗暗思考掂量:向开发农业进军,搞绿色果业基地应该大有作为。

受挫折后赴四川讨教种植技术

也许是从小在山沟里长大的缘故,也许她对猕猴桃情有独钟,更是为了乡亲们种植发展和销售猕猴桃“杀”出一条生路,胡友娣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而惋惜的举动,她咬牙卖掉苦心经营且生意红火的足浴店,回到老家,开始种植猕猴桃。

种植猕猴桃对胡友娣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尝试。由于没有技术,一开始她只得向书本讨教,从零起步学习。胡友娣先承包了原小草湾村的15亩荒山作为自己的种植基地。为改良品种,她经过打听了解,才知道中国有一种叫“红阳”的猕猴桃,其外形、口感都很好,是属于鲜果型的,营养价值也较高。胡友娣通过嵊州的苗木基地买了一万多枝红阳苗,经过细心栽培,第二年果实出来了,结果发现那个猕猴桃外面带毛,中间是绿色的,跟业内人员和资料中介绍的“红阳”完全不一样。她这才意识到这个红阳苗肯定是个冒牌货。第一次上当受骗,胡友娣懊恼不堪。她想交涉,而卖苗的那个人已不知去向。

在挫折面前,胡友娣没有气馁,她坚信别人能种好猕猴桃,自己也一定能!品种是果实的“魂”,她将目光盯住正宗的“红阳”猕猴桃新品种。通过互联网查询和向省农科院了解,胡友娣知晓四川有一只新品——“红阳”猕猴桃口感很好,而且市场非常畅销。2007年4月,胡友娣坐火车,再改乘长途汽车,三天两夜好不容易来到四川沧溪的万亩猕猴桃基地考察取经。然而一到那里,令她大失所望。基地四周都圈着高高的栏杆铁网,写着醒目的标牌“谢绝参观”,周围不见一个人影。胡友娣只得在门口耐心等待。直到傍晚时分,里面才有人出来,原来是基地干活的雇工。胡友娣急切地上前询问,由于那两个员工年龄大了耳朵有点背,又不会说普通话,所以根本无法沟通。带着失落感胡友娣只得暂时回到了旅馆。

第二天,胡友娣想出一个办法,她打车到基地,并且让出租车司机当翻译。这样,她总算跟那两个小工说上了话,从他们口中了解到这个基地有个农科院姓黄的老教授在指导和培训。晚上胡友娣掏钱请了小工和司机一起吃饭,一顿饭下来,她就有了黄教授的电话号码。两位小工也答应帮她第二天去基地参观,但不能照相。

两天后胡友娣如愿见到了基地的老教授。她的诚心与好学感动了黄教授。胡友娣在基地蹲了七天,黄教授带她参观了十几个猕猴桃基地,让她认识了几十个猕猴桃品种,这让胡友娣倍感兴奋。经过胡友娣的恳求与协商,基地方面表示愿意为胡友娣提供“红阳”猕猴桃种苗和种植技术指导,并成为长期合作伙伴。胡友娣像个孩子欢快地跳了起来!

成立合作社帮助乡亲共同致富

四川考察回来,胡友娣满面春风,已基本掌握“红阳”猕猴桃种植技术的她,心中有了底气。她从四川基地引进了纯正的红阳猕猴桃优质种苗,接着扩大了承包面积。“红阳”在胡友娣承包的山地上一天天地长大,她不由得喜上眉梢。第二年8月,胡友娣的“红阳”猕猴桃全部投产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己经尝到猕猴桃种植甜头的胡友娣,迎来了乡亲们羡慕敬佩的目光,大家纷纷向她讨教经验和技术。胡友娣也一心想帮农户们共同发展致富,她首先帮助农户改良品种,连续几次赶赴四川先后为50多家农户引进“红阳”猕猴桃优质苗木。面对市场与农户的双向需求,精明能干的胡友娣考虑建立一个集品种改良、技术辅导、采摘包装、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管理服务组织,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带领种植猕猴桃的农户致富。2008年10月,胡友娣发起成立了以猕猴桃为主的“小草湾果业生产合作社”,她出任社长,以带动周围农户一起种植发展猕猴桃。章镇建设村12户骨干农民成为“小草湾果业合作社”的首批社员。

合作社成立后,胡友娣开始大面积承包开发家乡沉睡的荒山,一口气吃进200多亩山地,着手打造上虞虞南猕猴桃基地。同时,她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入社的农户身上。胡友娣硬是挤出时间,经常为合作社的农户(包括未入社农户)讲授整枝、配花、施肥、疏果、防虫治病等相关猕猴桃栽培技术知识。尤其在整枝上,胡友娣跑到农户们的实地现场进行示范,剪什么,留什么,哪些是有效枝,让农户看得清楚明白。采摘完后,如何搞好秋季管理,做好冬季修剪,及时去除病弱枝,包括疏果套袋、病虫防治等环节,胡友娣向农户们一一交待清楚。

胡友娣还常常利用晚上时间,走村入户为农户补课,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传授技术。有时自己实在忙不过来,胡友娣就出钱聘请省农艺师为农户种植“红阳”猕猴桃讲课。她甚至免费把猕猴桃种苗发放给二十多户家庭贫困的农户及附近村庄的农民,鼓励他们种植。还时常跑到当地信用社,为种植猕猴桃缺少资金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三年时间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350万元。胡友娣的用心良苦与真诚服务,使众多农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合作社农户胡焕根,有2亩多猕猴桃,原来销路一直很差,几乎没有什么收入,他平时身体又不大好,对种植猕猴桃力不从心。胡友娣帮他引进种苗,手把手进行栽培技术辅导,果子成熟后由合作社按高于市场价回收,连续两年收入超过3万元,2010年达到近4万元。胡焕根全家笑得合不拢嘴。农户赵立章,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十分感激地说:“我老头今年猕猴桃的收入也有1.8万元,这全是友娣帮助的功劳哇!”许多农户在胡友娣的帮助下,掌握了种植“红阳”猕猴桃的技术,实现了家庭增收致富。

胡友娣是一个不安分不满足的人,随着一步步走进猕猴桃的世界,她对猕猴桃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网上胡友娣得知新西兰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猕猴桃产区,2009年5月她就飞往新西兰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并从新西兰引进了“海沃特”等新品种。为了将这些引进的新品种推广种植,胡友娣投入115万元,在自己承包的200多亩荒山进行开发,第二年这些新品种都陆续投产效益凸现,并延伸到合作社其他农户。

为发展“小草湾果业合作社”,胡友娣可谓呕心沥血。她秉承“没有最好,但能更好”的经营理念,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做得精致完美,以提高猕猴桃的附加值。随着猕猴桃新品种的大面积扩展,胡友娣又向工商申请注册产品商标,她注册的“舜阳”牌红心猕猴桃被中国果品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使其市场销售更为顺畅。在胡友娣的带领下,2010年“小草湾合作社”已发展入社农户116户,基地面积达到1210亩,猕猴桃产量突破25万公斤,销售额超过700万元。“小草湾合作社”成为上虞章镇猕猴桃种植的一朵奇葩,成为当地农民们致富的一串“金钥匙”。

辛劳打拼农家女成猕猴桃“皇后”

优越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匹配以高水平、高标准的栽培设施和管理技术,使后起之秀的上虞章镇猕猴桃异军突起。这里的猕猴桃其果形美观、质优、味美,较之于四川沧溪猕猴桃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态势,更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2010年6月,胡友娣又成功注册一家农业休闲企业——浙江绿宇农特有限公司,准备走猕猴桃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之路。接着,她承包了章镇“大浸畈”300多亩低产田,并把它建成一个观光休闲场所。胡友娣还分别在本市的东关镇、下管镇、丁宅乡等地开辟了猕猴桃种植基地,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致富……经过胡友娣与基地员工的艰苦努力,“大浸畈”这片低产畈已改造种上了优质猕猴桃。至2011年7月,垂钓、农家乐、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一个高品位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场所拔地而起。

优质的猕猴桃观光采摘吸引了大批的省内外游客。南京、苏州、上海、杭州、温州、宁波等地的多家旅行社组团纷至沓来,一时间小草湾合作社基地内人声鼎沸,销售十分火爆。

2013年,胡友娣购买了10台水果分拣机,让员工按猕猴桃重量来给猕猴桃分档。外形好,个头大的选为精品礼盒装。个头相对小一点的,则投入大众市场,平均价格每公斤在20至30元之间。而在上虞第二届四季仙果采摘游活动期间,一斤红心猕猴桃25元是保底价,最高时卖到了35元一斤。胡友娣十分注重猕猴桃的附加值,一直走的是专供精品的高档路线,她提供的精品礼盒装,一篮16只装的猕猴桃,售价在120元左右,每只竹篮成本就是20元。“如果想要扩大市场,创出品牌,我们必须调整销售途径,在做好精品的同时走大众化路线。”

为了扩大章镇红心猕猴桃的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胡友娣走出了一条由各地水果批发商上门预订与批量、旅游团观光采摘、打入城市大中型超市(水果店)等组成的猕猴桃“销售链”。其中,合作社推出一项亲子游活动很有特色,也备受社会欢迎。即两个大人带一个小孩到猕猴桃基地采摘,小孩免票,大人50元/人。暑期期间,这项活动异常活跃,猕猴桃基地里到处人头攒动。合作社已兴建一个“四季仙果”教育基地,猕猴桃、葡萄、杨梅、蓝莓等水果都有。基地可实现集展示、教育、游览和体验等功能为一体。

“不仅要打开国内市场,还要把猕猴桃销往海外。”胡友娣说得神采飞扬。2014年6月的一天,两名日本客商慕名来到胡友娣的猕猴桃基地,面对一望无际的大片猕猴桃,日本客商连声说着“OK!OK!”“他们一眼相中了山上的一片约500亩左右的猕猴桃桃园,已被包下。等果子成熟后,由他们雇工自行负责采摘、运输,下果后先送到上海冷库然后空运日本。平均每公斤30元,这是一口价。”胡友娣说,为降低猕猴桃在采摘、搬运过程中磕伤、砸伤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合作社采用了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采摘袋,可一次性放置10公斤猕猴桃。相比以前将采摘的猕猴桃直接放在篮子里,采摘袋里面有防震和抗压功能设计,可以减少伤残果的数量。

随着品牌的打响和对外美誉度的不断提高,胡友娣和合作社的红心猕猴桃经济效益节节攀高,刚刚上市便供不应求,农户们数着大把的钞票一个个都笑颜逐开。已被列入浙江省级农业综合功能区开发和农业精品园区建设的小草湾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其老总胡友娣忙得不亦乐乎,她正准备上几条高端的冷库生产线,使这里的猕猴桃四季新鲜。2014年合作社还开辟了2000亩猕猴桃大棚种植基地,以抢先猕猴桃的销售市场。

“章镇红心猕猴桃的认可度不断提高,销售市场越拓越宽,售价也越来越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果子好吃,营养价值很高。”胡友娣说,现在种猕猴桃的农户不断增多,除了上虞,嵊州、新昌等周边县市也在大面积种植发展。“上虞猕猴桃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保证品质,提升实力,打响品牌!”胡友娣感憾万千。她在发展猕猴桃种植的创业路上一枝独秀,成了方圆百里的传奇式人物。

2015年9月,胡友娣显得非常忙碌。从8月中旬开始,每天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到合作社采摘购买猕猴桃,基地内车水马龙,充满欢声笑语,10亩大的停车场被挤得满满的。胡友娣说,合作社成立以来,不仅是猕猴桃,还把山上村民自家做的笋干、霉干菜等都运出来,现在在客户间也非常走俏。

胡友娣的小草湾果业合作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至2015年底入社农户达326户,猕猴桃种植面积5800亩,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成为浙江省农村合作社示范基地和受农业部表彰的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曾经一时在农户手中的“伤心桃”变成了“开心桃”,农户们一个个热泪盈眶向社长胡友娣感恩致谢,是她改变了他们家庭的贫困状况,是她让他们家中的猕猴桃树成了“摇钱树”!胡友娣又向邻县嵊州承包了2000多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合作社总面积达8000亩。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劳动模范、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等多项荣誉。

面对未来,胡友娣豪情满怀,她心中有一个更大的追求:要将家乡章镇和上虞虞南山区打造成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基地,同时建一家浙江猕猴桃销售集散中心,还要开发出猕猴桃去籽酱、浓缩汁、清酒、干红酒等深加工产品。“到那个时候,我不仅要吸引全国更多的客人,还要吸引外国人来,结合旅游观光与休闲业,把我们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胡友娣笑靥如花。

(责任编辑:刘晓)

猜你喜欢
红阳上虞女王
“女王”
孙红阳作品选登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
轻女王
危险的阳台
工地不是游乐场
洗澡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