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开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6-06-14 03:04王丽霞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绘本动物课文

王丽霞

单元整体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文本资源实施科学有效的重组,它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强调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一机三小自2012年开始推进“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已三年有余,三年中,作为在课题实践方面走在最前面的一线教师,我全程关注着课题的成长,也记录和思考着课题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难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两个关键词是“整合教材”和“拓展阅读”。我从这两个方面逐次梳理了学校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 关于“整合教材”

1.为什么说学校推广阅读的前提是整合语文教材?

众所周知,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普及充分响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精神,阅读的好处不必多说,很多学校教师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但孩子们读书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校时间,语文老师每学期用近二百个课时对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三十篇课文进行繁冗分析,学生放学后面对大量的作业、课外班不堪重负,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挤?读书的兴趣怎样激发?读书的方法和心得怎样交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严重脱节,语文教学和阅读成了两张皮,而这两件事本应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是一心推广阅读而不思考“整合教材”,用高效的删繁就简去省出拓展阅读的时间,“阅读推广”这件事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流于形式,所以,我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整合”是个关键词,单元整合、群文整合、主体整合看似肢解了教材,但模块式的语文教学让老师们在提炼、整合、拓展的过程中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课时精简了、内容凝练了、孩子们学习的思路清晰了,拓展阅读后的语文教材也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厚”了。通过“整合教材”,每个学期我们空出了1/3的语文课带领孩子们读好书、背经典,老师们或是将著名阅读推广人的阅读交流方式带入课堂,或是潜心阅读、独辟蹊径,学校五楼开放式阅览室四万多册图书全部对学生开放……因为有了行之有效的“整合”,才使“阅读”真正地走入了课堂,走入了课后,走入了孩子们的生活。

2.面对文本内容的整合,怎样选择整合点?

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是以单元主题建构模式组合课例,整个单元一个主题,通过开篇导读阐述单元内容要旨和学习目标,接着围绕主题选编课文,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组教材交织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这个“主题”就是单元整合点。

(1)从单元导读中提取整合点——有些单元主题明确且易于整合,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读为“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学习本组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那么,这组课文的单元整合点就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

(2)从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提取整合点——有些单元目标不易于整合。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读:“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如果把单元主题定为“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主题略显单薄且文本的工具性也被忽略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关注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这些内容往往来源于文本,并且折射出文本训练的重点,如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特色、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怎样把一个内容写具体写生动等。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感谢和安慰”。这个知识点贯穿在四篇课文内,既关注了文本内容又关注了语言的形式,兼顾了文本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我们就可以把 “四则故事是怎样表达感谢和安慰的”这个知识点补充到单元整合点中。

(3)个别单篇文章可尝试1+X 以文本共同点一篇带多篇式的整合——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单元中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语言风格简洁朴素,明显区别于另外三课活泼生动的童话。这时不妨在精讲《去年的树》后,补充阅读新美南吉的其他著名童话,如《大鹅过生日》《猴子和武士》《狐狸阿权》等,几篇相同作者的不同文章会生成学生多元的体验,或温暖或残忍或令人伤心,但朴素简洁的文章结尾都传递了真善美的情感。这种主题集中的一篇带多篇式阅读就会让学生感悟到新美南吉的语言特色(整合点)——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情感。

二、 关于“拓展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不过是个例子,如果在教学中只钻进课本而不走出来,学生所学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我们期待课文是根导火线,是个药引子,在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例文外,还必须把扩展作为上课的重点,做到由点到面,进行书本开发,让孩子生成阅读能力与智慧的同时,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迁移,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与欲望,为孩子开辟更广阔的阅读时空。

1.“基于单元教学的整本书阅读”究竟应读哪些书?

(1)读课文的“原著”。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节选于名家名篇,教师可尝试带领学生回到原著,感受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原始的语言风格,再回到文本学习时,学生的思维就会趋向活跃,就会自觉地进行同一作者作品改编前后的比较,尤其是完整的故事情节会让人物形象更饱满鲜活,更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题的烘托。教学中我们尝试带着孩子阅读《丑小鸭》原著;学习《狱中联欢》时我们共读了《红岩》;法布尔的《昆虫记》让孩子们全面翔实地领略了“留心观察”的魅力;《椋鸠十系列动物小说》与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的原著阅读让六年级的孩子们对两位动物小说名家笔下的动物刻画有了深刻的认识……阅读课文的原著确实是对教材教学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一种方式。

在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在四篇左右,如果每一篇都找出原著来读的话,学期规划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选择原著要兼顾作品特点、儿童本位,以保障学生的兴趣。endprint

(2)读与单元主题有关的书。

以“单元主题”为原点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巧用教材教学所营造的情境,还能反作用于教材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资源中全方位地解读单元主题。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胆地到课外去挖掘、重组教学资源。将多元的知识重组到一个主题下,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学生读完后,谈不上着迷,但已开始朦胧地感受到诗歌的形式韵律美和自由想象的特点。我们不满足于文本中的九首诗歌,又带孩子们走进了更为经典精彩的诗歌世界。金子美铃的《向着明亮那方》,唐诗送别组诗,宋词《燕歌行》《虞美人》《水调歌头》,《诗经·小雅·四月》等,还有顾城、方素珍、沙白、金波、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儿童诗,更有冰心、聂鲁达、叶赛宁、泰戈尔、艾青、惠特曼的经典代表作赏析。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会让家长们眼前一亮;把自己最喜欢的诗制作成卡片送给友人,感受其中的诗意和浪漫;《轻叩诗歌的大门》手抄报被学校永久收藏。

单元主题推荐的书目网上的参考资料非常多,但较为系统、参考价值较高的是德州跃华学校的“单元主题阅读推荐书目”,对一至六年级十二册书的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对应推荐。教师未读过的书选择时要参阅详细的书评,以免主题不符。

单元整合侧重点不同,其群文阅读方向也应有所不同;不同年级段学情不同,阅读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低年级段宜在“主题”引领下进行海量阅读,生动有趣地进行大量的识字认字;中年级段宜在“主题”引领下,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增强积累,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而到高年级,则应尝试围绕“主题”开展探究性“主题阅读”。

(3)读与习作题材一致的书。

我们尝试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将同题材的“整本书”阅读巧妙地植入习作教学中。

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能力培养点在于“采用对话、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表现儿童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表达真情实感”。我引进了同一题材的儿童小说《一百条裙子》。作者的心理描写极其细腻,我们追随着玛蒂埃“关切”的目光和她的思想、她微妙的心路历程,见到了一个真实的旺达。对学生来说,整个阅读过程就是对该题材作品的写作方法的综合体验,为单元习作做好了“热身运动”。

学校语文教师为学生推荐书目时所把握的标准就是“经典”,在浩如烟海的课外书中尽量选择耳熟能详的、历经时间“淘洗”后留下的经典。教师推荐要有学段、年度、学期规划,要经备课组集体商议,要有推荐依据,不能随意推荐。

2.低段绘本阅读课应关注哪些方面?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因为绘本的价格较高、文字较少,我校绘本阅读的探索起步较晚,很多教师使用网络绘本在线阅读进行交流。今年,因为恰逢一个绘本阅读推广活动,一年级学生免费人手一本,且两个月一更新,这是一个弥足珍贵的绘本阅读机会,我校适时开展了绘本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我们梳理出了绘本阅读的几个关注点:

①注意封面、封底、环衬的阅读指导,形成阅读期待。

②讲述过程中关键处的猜想对比,思维训练,激发阅读兴趣。

③引导细致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审美情趣。在绘本中,图画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图画语言是学生天生的语言,他们很容易看懂,甚至很容易发现细节。

④延伸活动的开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复述、绘画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喜爱。绘本课的类型可以是以讲述为主的导读课,也可以是以活动为主的深化延伸课。

3.大部分读书交流课师生主要关注的是内容的交流吗?

读书交流课分为导读型和汇报交流型。目前,大部分的读书交流课主要关注的是内容的交流,无论是经典片段的回放,还是人物性格的赏析,都能很好地折射出学生阅读的感悟和收获。除此之外,阅读交流还应把目光聚焦于阅读策略的传递。以特级教师蒋军晶《戴脚环的大雁》阅读推荐课为例,这节课中,蒋老师让学生记住了:动物小说类的书籍选择方向;读短小的章节要训练自己提取信息的能力;遇到不懂的知识怎样解决;阅读中关于“抉择”这样的话题,读者要(尝试)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阅读时要关注细节,尤其要注意动物小说中的情感变化;留意小说章节之间的关系;书读完要有掩卷思考的习惯,尝试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不难发现,要组织好一节班级读书会,最为重要的是老师要有丰富的积累、独到的眼光、亲切的语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精彩的设计,让学生真正受益。

以上几个问题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过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不断地思考、尝试、反思,甚至是自我否定,但,跌跌撞撞地,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做起来了,我们的师生对教科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的孩子畅游在书海中流连忘返,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精髓绝不是以上几个问题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它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深入学习、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单元整合教学,要在丰满阅读中开展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学习活动,只有做到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才能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和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实现各种语文能力的提升。距离第一次注意“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这个名称已过去四年了,但单元整体教学的路依然在我们脚下延伸……endprint

猜你喜欢
绘本动物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绘本
绘本
绘本
背课文的小偷
动物可笑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