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效果

2016-06-15 15:46杜静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综合性硬膜外体位

杜静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效果

杜静

目的 分析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产妇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6.42±4.20)h比对照组(13.56±5.60)h少,且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3.13%比对照组28.13%低(P<0.05)。结论 于产程中行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并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镇痛分娩;体位护理;产程

随着社会发展与医疗进步,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妊娠与分娩为其较大应激类反应[1]。分娩为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分娩时引发的疼痛为复杂生理过程,疼痛原因包括宫口张开、子宫收缩等,严重威胁母婴安全[2]。为探讨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4例产妇资料,分析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江苏省沛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产妇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26.15±1.60)岁,孕周36~41周,平均(38.50±5.02)周,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12例;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6.18±1.63)岁,孕周36~42周,平均(38.52±5.04)周,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10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类护理,包括由有经验助产护士全程陪同,产妇入院后,告之分娩全过程,疼痛原因等。观察组加以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第一产程(潜伏期):由产妇丈夫陪同,指导产妇站位、坐位,并保持上身的直立姿势,告知分娩镇痛最佳时间。(2)宫口开3cm(活跃期):由专业麻醉医师行腰麻硬膜外与阻滞麻醉联合,于麻醉前予以胎心、心电监护,将静脉通道开通,并帮助产妇摆成“C”字形,待穿刺成功之后,往椎管注入6μg舒芬太尼,在硬膜外置导管,若仍疼痛,可自控用药。(3)陪产护理:助产护士密切观察产程与产妇体位情况,若为枕后位,指导其行和胎儿脊柱的对侧侧卧位,若胎心音异常换半坐卧位,待宫口全开之后行半坐卧与膀胱结石位。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Muleteer镇痛评分法改良后判定标准判断镇痛效果,产妇的心情平缓,可积极配合,面部未出现皱眉,安静为0分;产妇心情好,疼痛轻,有皱眉,宫锁时体位移动为2分;轻微的躁动,疼痛未改善,面部痛苦,宫锁时产妇手扶腰部,可忍受为3分;不安,疼痛剧烈,表情痛苦,宫锁时腹部、腰部明显疼痛,无法忍受为4分;其中0~1分为显效,由3~4分减至2分为有效,3~4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新生儿并发症:窒息、宫内窘迫。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镇痛效果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2组镇痛效果情况[n(%)]

2.2 2组产程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较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产程时间对比(x±s,h)

2.3 2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较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麻醉方式多样化与对护理的重视,分娩镇痛的方式也较多,包括硬膜外阻滞麻醉、笑气吸入的镇痛法和针麻镇痛等,选用有效麻醉方式有利于减轻疼痛,缩短产程[4-6]。为探讨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本研究针对64例产妇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2组镇痛效果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于产程中行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疼痛。可能因为在对产妇予以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时,由专业麻醉师行腰麻硬膜外与阻滞麻醉联合,必要时采用自控用药,能显著缓解产妇疼痛症状,且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体位,有利于减轻疼痛。此外,通过分析2组产程时间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表明于产程中行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7]。可能因为在对产妇予以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时,通过对产妇体位调整,利于抬头于骨盆内顺着产轴下降且旋转,可以使产程进展加快,从而缩短产程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于产程中行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因为在对产妇予以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时,依据胎方位对产妇体位进行调整,减少对产道、产力和胎儿影响,可以对异常胎方位予以及时纠正,促进胎儿沿产轴娩出,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和宫内窘迫的发生[8]。

综上所述,于产程中行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症状,加快产程进展,并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1] 沈雪琴,寿之炜.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2-63.

[2] 陈娟,童冠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55-56.

[3] 马新刚,徐翠兰,薛明喜.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8):83-85.

[4] 陈凤玲.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和产妇心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37-38.

[5] 王玲.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68-3470.

[6] 王秀花,孙楠楠.舒适护理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17):2804-2806.

[7] 何光秀.不同分娩体位对产程及围生结局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11):1283-1284.

[8] 王文革,窦林彬,高慧,等.产程中镇痛与无镇痛分娩的效果比较[J].武警医学,2013,24(5):420-421,4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83

江苏 221600 江苏省沛县中医院 (杜静)

猜你喜欢
综合性硬膜外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