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6-07-02 23:34武鸿雁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武鸿雁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对于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学习。因此,如何利用情境教学,巧妙营造课堂环境,成为了教师教学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56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简述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

情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手法,以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出与之契合程度较高的课堂模拟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学内容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进而自觉的接受语文知识教育。情境法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法,在初步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步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首先,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平滑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简短的介绍、场景布置或是多媒体播放视频等,让学生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其次,在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需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蓝色的树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实际教学为例,营造出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画画的情境,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讲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师所讲述的“美术课堂”中,并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主人公,进而能够设身处地地学习到课文所要传达的教育知识。课文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几分钟,然后相互之间交流讨论,最后形成自己对课文的认识。通过情境模拟教学,课文中的情境仿佛发生在学生所处的教室里一样,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学生之间应该互帮互助的教学目的。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模拟情境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课程安排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科普性或者是说理性较强的文章。一方面,小学生的科学认知比较片面,对于说理性文章的接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小学生更喜欢图画类或故事类的课文,对于说理性文章的兴趣程度较低。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下,这部分文章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法,营造既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又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2.通过课堂模拟情境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字句知识和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和文字应用能力。通过创设模拟课堂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训练,增强学生的文字应用水平。

二、在小学语文中实施情境教学的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问题,能够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从而按部就班的进行知识学习。具体来说,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疑生解类。教师根据教学安排,把教学重点转变成自己的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将问题提出,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选择正确的结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解答教师的疑问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肯定。因此,通过创设教疑生解类的问题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寓言“揠苗助长”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主人公不通过施肥浇水的方式,而是采用揠苗的方式促进农作物生长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通过独立思考或是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得出自己的答案,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深刻记忆。

2.明知故问类。此类情境模拟教学,通常需要教师人为地设置教学矛盾情境,进而在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并通过开展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辩论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认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此类情境创设法是,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既要防止问题难度系数过高,导致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下降,又要防止问题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互动讨论的热情。

(二)创设实践活动情境,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料,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课文之后,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角度出发,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人为地具体化、形象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到研读中来,达成既定的学习目的。

(三)创设想象情境,丰富学生感情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过多的要求与限制,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地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敞开心灵的大门,表达心中的想法或心愿。在活动情境中,学生大都思维跃动,直抒胸臆,自由自在地联想和构思。在情境教学中创设想象的空间,变抽象为形象。教师按照课文语言文字的描写,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出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