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瑞文推理能力、学业成绩与高效课堂之间的关系

2016-07-04 00:42俞丁楠
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推理能力学业成绩高效课堂

俞丁楠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已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究竟这种新兴的教育改革方式,能否成为提高教学效益的主阵地?本文旨在从瑞文推理测验的角度对高效课堂这一教学改革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少数民族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心理学依据。

关键词:推理能力;学业成绩;高效课堂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部分研究随机抽取青海省A、B、C三所民族中学的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为被试,共测学生1012名。其中,A学校341名,B学校368名,C学校303名。采用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创制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简称CRT。该测验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为A、B、C、D、E五组,每一组按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排列。A组题目主要反映知觉辨别能力,B组题目反映类同比较能力,C组反映比较推理能力,D组反映系列关系能力,E组反映抽象推理能力。该测验是一种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从3所学校的管理部门获取每名被试学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进行分类对比与相关比较,从而得出高效课堂是否为其成绩差异的有效影响因素。CRT问卷以团体测验方式进行,测验指导语均使用汉语。测试时严格按照既定的施测程序分班分批进行集体施测。研究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学校学生瑞文推理测验成绩的综合比较

1.首先,将三所学校的CRT测验成绩进行整体均值比较,其均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阶段均为A组成绩最高,B组其次,以此类推,E组成绩最低。即随着推理难度的增加,成绩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具体形象的推理能力优于抽象推理能力,这符合人们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总成绩比较而言,C学校的总体平均成绩较其他两所中学稍高。

2.将三所学校的瑞文测验总成绩做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如表2-2所示,由于F(2,1015)=18.265,p<0.05,达到极显著水平,则说明三所学校在瑞文测验总成绩方面的差异是显著的。其中C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其余两所学校。事后检验可知,C与A、B两所中学在瑞文测验总成绩方面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二)不同学校学生不同能力的差异比较

前面进行综合比较之时,我们从表中可粗略的发现,三所学校五个部分的成绩之间的差异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此,我们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就五种不同能力的角度来看,三所学校之间的差异及规律性。分析结果如下:

经方差分析得出上述结果可知,三所学校在A、B两组的成绩上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在C、D、E三组的成绩上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经事后检验发现,存在于C、D、E三种能力中的差异,主要来自于C学校,该学校与其余两所学校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具体形象的推理能力方面,三所学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基本相当,差距不大。而在较难的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方面,C校的学生具有相对优势。

三、分析讨论

(一)不同学校瑞文推理能力的差异性

三所学校有其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较其他两校而言,C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改革方式获得的效果尤为明显。由此,我们推理,C校的教学改革方式的实施是比较成功的,它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拓展思维,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不同推理能力在学校中的差异性

随着推理能力难度的逐渐增加,C校学生的能力水平优势渐渐显现出来,而A、B两校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三所学校的教学方式都能够使学生的基本推理能力得以良好地发展,但A实施的教学改革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高级推理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

四、小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效果和对教育事业的积极影响不容小觑。在调研期间,我有幸走进了高效课堂进行观摩,所有课堂内容都是按照高效课堂的理念设计和进行的,精彩之处屡屡呈现。此次观摩后我作了思考和总结,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应将高效课堂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理念之中。它代表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同时也是达到教学目标与促进学生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探究与完善,不要为了达到目标而“高效”,而是将“高效”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

(二)教师更应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该学科的根基,若根基沒有牢固加筑,那么所谓的高效课堂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三)当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时,有个别同学可能会因为责任分散效应而不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研究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注意督促这样的学生,努力去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进行探索学习。

参考文献:

[1]才让措,索南加.青海牧区藏族儿童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2007(2).

[2]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2):83-84.

[3]张红.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打造高效课堂[J].学周刊c版,2013(11):160-160.

猜你喜欢
推理能力学业成绩高效课堂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