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07-05 23:29吴鸿铃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小学数学

吴鸿铃

【摘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情况下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或者是人生经历逐渐培养出来的,下面笔者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帮扶学习 课外实践 学习奖品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学习兴趣可能会不断降低,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对一门学科学习充满兴趣,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的变化形式就是成波浪式。小学阶段应该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为浓厚的一个时期,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各个学科的学习,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能引导着他们保持着起初浓厚的兴趣,但是一时的兴趣并不是学习的助力,长期保持下来的兴趣才是学习最佳的帮手。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科内容特点与学生的生理特点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长期兴趣。

一、小组帮扶学习,确保学生不掉队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成绩方面,个体差异不是很大,每个人的成绩差距都是可以弥补的,这是很多教师都明白的一个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忽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对于一些课堂听讲掉队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或者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这部分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当然了,这种单独辅导对学生而言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毕竟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完全做到没有鸿沟,所以,单独辅导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不太适合。

小学阶段的学习科目主要有语数外等学科,语文和英语学科都是比较偏向文学性的,而数学与这两门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思维模式,但是却非常难以养成,而且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慢慢地去培养。但是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应该在一开始就去有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动力。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生自身的成绩和教师的教育方法都有很大的关系,前文提到过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是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给学生划分出学习小组,数学成绩最好的一个同学可以当组长,学习小组不仅仅是课堂上互相讨论学习的,更重要的是在组员的安排上,教师要注意每一个小组的成员综合成绩都差不多,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完全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学生,可以把难题转移到学习小组上,组员之间互相帮助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复习课堂内容,而且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跟上教师教学的进度。因为对数学内容的掌握力会大大影响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划分出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二、通过课外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了解越深,可能就会越有兴趣。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一生也学不完所有的知识,只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去探索、去发现,才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越深,探索的欲望就会越大。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是处于基础阶段,对数学学习的内容也不是完全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实践活动,是我国当前很多小学都提倡的一项教学活动,因为数学中有很多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而数学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而课后的一些创新活动一般都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平常的教学中穿插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可能会很消耗时间,而且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周拿出专门的实践课,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说,长度的测量,尤其是一些抽象的物品的测量,小学数学课本中就有对影子、建筑等的测量,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如果单纯的在课堂上去讲,学生很可能不会真正地去理解,而教师也要重复的去解释如何测量影子的长度,这是很耗费时间的。

如果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去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准备测量工具,我相信学生会很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学科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这种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之外,教师在讲解其他重点知识时还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学生经常体验的事情结合在一起,灵活的转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学生在刚接触运算法则的时候,可能对于乘除这种运算法有些不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价钱或者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物件,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學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知识,并真正明白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好数学对生活也会有很大帮助的,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重视。

三、利用学生的竞争心态,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玩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学生都是非常单纯的,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也都是很单纯的,而且学生可能对学习没有很严肃的学习态度,这是年纪原因使然,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好玩之心,设置一些奖项,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种卡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好的话就可以获得一张卡片,教师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卡片能够兑换的奖品,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这种教学行为一般都是非常认真对待的,这种激励教学法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态度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够一直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保持数学课堂的新颖性,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一直保持着探索的好奇心。数学学科本身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但由于应试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教师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学效益,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只要稍微转换一下教学态度,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总而言之,兴趣始终是学习最佳的动力,对于小学数学这种极具创新性的学科来说,兴趣是最不可或缺的学习基础,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持久兴趣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小学数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