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浅析

2016-07-05 02:32刘彦希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

刘彦希

【摘要】初中开展的政治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政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完成不了新时期下的教学要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被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化教学方法成为初中政治教学的新方法。本文浅析生活化思维的政治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政治 生活化 思维分析

在新时代下,原本“灌输式”“放羊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淘汰,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初中政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问题日益严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整个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生活化思维下的政治教学模式,他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在生活化思维教学下的教师,他只是一个课堂引导者,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未知政治领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一、政治性

初中政治教學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去看社会现象,敏锐的发现社会问题,对于社会出现的负面信息,学生要正确看待,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政治教学中,情境教学很重要,因为政治理论十分枯燥,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加入到教学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感受生活化思维下政治教学的不同魅力,感受多样化特点的政治教学。在政治教学新的改革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化思维去学习,去理解课本中涉及的政治理论,生活的融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高。在“政府职能”教学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联系当下的社会经济状况,讲述经济危机下政府是如何发挥自身职能,出台经济政策,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生活化思维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政府职能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和深刻,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时效性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大量的负面信息在社会中到处传播,而初中生的“三观”还处在形成时期,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影响。因而政治教学要生活化,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引入相关社会事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引导他们向正确的“三观”靠拢。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时效性,并且能够运用生活化思维去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并思考政治与生活的联系。以“公车上看到小偷行窃该不该提醒被偷者”为例,教师先把班里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进行讨论,在这个事件中,政府可以采取怎样的对策,鼓励大家见义勇为。也通过这些时效性强的社会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趣味性

初中政治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时事的联系,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一些哲学概念,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运用一切方法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例如列举生活中趣味性强的例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政治课本的相关知识。例如“不同国家文化差异”这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可以讲一些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小笑话,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点,以吃的食物为引子,讲述不同国家的饮食差异,例如美国主食为面包和牛肉,日本对寿司情有独钟,中国则以米饭为主食。此外,还可以通过标志性建筑,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在今后与国际友人相处时,避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矛盾,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有趣味的政治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独属于政治的趣味,激发他们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在生活化思维下进行的教学,通过引入社会事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提升他们能力的同时也促使他们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

四、乡土性

初中的学生,在生活化思维下的政治教学具有学习优势,他们来自的地方不一样,每个人所在的地方都有一定的风俗习惯和乡土人情,学生对于自己的家长有一定的了解。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家乡的人文和地理资源,开展有乡土气息的政治教学,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生活化思维下的政治教学的生活气息。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的教学中,湖南地区的学生有湘西文化的体验,四川的学生可以体验川剧的魅力,而北京学生可以感受京剧脸谱的神奇,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带有当地乡土气息的文化视频,参加有关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观摩参与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深入认识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而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五、结语

总之,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它的应用,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的生活化,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在政治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给生活实践的结合,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多样化,使其趣味性增加,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他们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现象,特别是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促进他们三观形成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华英.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2)

[2]廖国强.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研究[J].好家长.2015(11)

[3]高建文.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6(04)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创新途径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