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 拨错反正

2016-07-05 07:45黄闺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错别字低年级成因

黄闺丹

【摘要】小学生经常出现错字、别字,许多教师往往只是从学习态度上寻找症结,批评频繁出现同一个错字的学生,甚至让学生抄五次十次,这样不仅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学生频繁出现错别字的情况,而且会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造成不良的后果。本文试着寻求低年级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并采取许多切实有效的策略,化繁为简。

【关键词】低年级 错别字 成因 对策

低年级学生经常写错别字,但是我们往往只单纯地认为是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在主观意识上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频繁出现同一个错别字我们就会批评孩子,认为孩子学习不够认真,或者干脆让孩子抄五次十次。一些教师认为字抄多了,孩子就不会再写错别字,其实这么做不仅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孩子频繁出现错别字的情况,而且会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造成不良的后果。那么,低年级学生为什么容易写错别字?如何有效减少低年级学生的错别字,让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散发出别样的魅力?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探索与尝试:

一、原因分析

低年级学生极易写错别字,笔者尝试追本溯源,探究原因:

(一)本因——汉字不易学

汉字众多,结构又复杂,低年级学生认知力发展不够完善,观察事物不够细心、全面。在学生没有掌握汉字构字规律的基础上,确实给孩子在书写和运用上带来很大困难。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往往就变成了错字或别字。

(二)内因——习惯不够好

心理学研究指出:迁移是指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它包含助益性和妨碍性两个完全相反的方面,故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学生在认识生字时会将它们和以前学的字联系起来,但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又不愿动脑分析、比较两个字的不同之处,一旦形成负迁移就会犯错误,如学了“爱”字再写“媛”字就特别容易将“媛”右半部分写成了“爱”,学了“载”等“戈”字部的字后再学“试”这样的字,就会有很多学生画蛇添足,在斜勾上加上一撇。

(三)外因——环境影响大

低年级学生大多自控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一些教师在教学生字环节枯燥乏味,不能调动起他们学习认识汉字的兴趣,那么孩子们自然对这些生字印象不深刻。而且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经常接触到的亲人、同学总写错的那个字,还有现在的各种广告、招牌喜欢用谐音,低年级学生跟这些错字信息接触多了就会受到影响,出现错别字的频率更高了。

二、减少低年级学生写错别字的策略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现象频发,让人看了不舒服不说而且还会“复发”,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和大家探讨如何减少低年级学生写错别字的策略:

(一)加深第一印象,避免错例对比。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低年级学生对于最开始接受到的信息印象最深刻。

1、调动识字兴趣,加深第一印象。

对于汉字,第一印象往往都是最关键的。为了让低年级学生对第一次出现的生字印象深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要调动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如设计生动的识字情境,演示汉字的古今变化,对难写、易错、形近的字进行分类等等。

2、遵循识字规律,避免错例对比。

课堂教学中,老师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就会在记忆中留下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少举错误的例子,而是遵循识字规律,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逐步提高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注重构字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对字音、字形、字义辨析不清,或者概念模糊,是导致低年级学生常写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呢?

1、分辨字形、理解字义

许多汉字字形相似,我们应当帮助学生辨别、分析。如在教学“拔”和“拨”时,引导学生根据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读音、字义进行区分。

2、口诀识字,掌握规律。

低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在识字活动中常常引导他们想出别出心裁地识字好方法:“猜谜法”、“故事法”、“口诀法”等等。朗朗上口的口诀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他们感兴趣就容易记住,好的信息得到强化,学生再次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三)引导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感。

低年级学生容易写错别字除了对汉字构字特点不理解外,还有对汉字不熟悉的原因。孩子课余时间充裕,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看电视、玩电脑上,如果能培养学生展开丰富的课外阅读,让汉字常常出现在他们 的视线、脑海里,学生的错别字必然會减少。

(四)定期复习整理,强化记忆难点。

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在于学生的复习巩固,知识重现。

1、错别字日记

错别字日记有别于一般的日记,主要记录的是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错别字日记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翻看整理自己的错别字,从而避免重复出现错别字。教师要鼓励自主发现,对于学生实在是无法纠正的错误,再予以适当点拨。错别字日记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错误内容,一部分是错误原因分析。如下:

2、易错字手册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重要因素。我从班级的横向比较中发现错误人数比较多的错别字,汇总成“易错字手册”,“易错字手册”一周归纳一次。我将这些易错字编成看拼音写词语、组词、填空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以达到再次强化记忆的目的。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构建日益稳固,错别字现象将日益改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产生也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要学会把中华文明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发现错别字的能力,杜绝学生使用错别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深入研究,掌握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写好每一个字。

【参考文献】

[1]张润玲.纠正错别字与提高语文素养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3]曹永亮.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 .江苏教育研究 2011

[4]丁国荣.低年级学生写错别字的成因及预防 .吉林教育 2009

猜你喜欢
错别字低年级成因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我与错别字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