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激发学生体育的兴趣

2016-07-05 08:56阿米纳·依布拉依木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体育

阿米纳·依布拉依木

【摘要】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向的表现,是学生体育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标志。本文试图从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课标实施要求,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途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培养农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抛砖引玉。

【关键词】体育 兴趣 培养

【正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而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动力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本文试图根据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新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新课标》的实施,使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由“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因此如何实现学生终身体育目标,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关键, 体育兴趣是促使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一把钥匙, 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参考与指正。

一、现阶段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点

1、体育爱好的广泛性:一个班级的学生爱好五花八门, 且多数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已不能满足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 而是更多的涉足于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 表现出不同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

2、体育学习的选择性:不同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特别是由于年龄性别的特点,使男、女中学生爱好、兴趣有较大的差异,男生多喜欢球类、田径等对抗激烈、强度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喜欢动作舒缓、优美,没有对抗、强度小的艺术体操、跳绳等项目。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所谓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向的表现, 是学生体育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标志。

1、选择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讓学生各学所好,满足于不同学生的需求。由于中学生的爱好不同,加之男、女生性别的差异,为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因势利导地组织娱乐性、游戏性的练习和比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培养体育兴趣。

2、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让所有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功。学生只有在体育学习中不断地获得成功才能产生和保持体育兴趣,成功而有效的身体锻炼是确保学生乐于体育学习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设定不同的目标, 采取不同的方法,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并且及时给予评价,以稳其趣。

3、采用快乐教学法,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由于中学生对一些体育运动已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适度考虑学生在情绪、 兴趣方面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愿望, 让他们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志向和习惯。

4、创设情境以诱其趣;巧妙设题,以引其趣。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的特点,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并设妙设题利用“启发式”方法,激发学生积极认识体育运动的需要, 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对体育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的目的。

5、适时开展竞赛,以激其趣。在课堂中或课外,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适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发展爱好,激发体育兴趣。例如: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他们在竞赛中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培养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 与同伴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从而培养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兴趣。

6、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以志其趣。在课堂上要加强体育学习的理想和目标教育,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只有当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理想,目标一致时,才能促进其体育兴趣的不断提高和延续,使兴趣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具有更大的推动力,当学生拥有明确的体育活动理想和目标时,常常将体育兴趣指向体育活动的长期目标和结果,他们乐于、敢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并能够从中得到乐趣、满足感和能力感,以致于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7、渲染气氛生趣,以境其趣。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会自然而然产生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需要激发的。在体育教学中,注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渲染气氛,能引起学生情感的投入,激起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显示我国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电视录像,画面上刚好是最好成绩时,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喜悦的欢呼声,接着用慢镜让学生观察一连串动作的分解技术,形成动作概念,引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适当组织观众,满足学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调动了他们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精神。

兴趣是求知行为的前提,也是“求练”行为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兴趣时,他们的学习才带有主动性、创造性,使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艳丽.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J].教育,2015,05:1.

[2]曲连珠.试论多种策略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2014,3.

[3]张奎.激发兴趣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体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