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年阴影理论分析简爱的爱情选择

2016-07-13 01:54孙柯华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3
名作欣赏 2016年18期
关键词:罗切斯特自卑感里德

⊙孙柯华 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3]



从童年阴影理论分析简爱的爱情选择

⊙孙柯华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简爱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视为一个充满力量的追求平等、自由和爱情的女性,而她的身上也有弱点,如自卑情结、恋父情结,这些都源自于简爱凄惨的童年,这样的童年塑造了她的爱情观并决定了她与罗切斯特在一起的最终选择。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简爱性格弱点的形成及对其爱情的影响,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分析简爱自卑情结的形成,自卑在她的爱情之路上有重大的影响,这是简爱从罗切斯特身边逃离又最终回来的原因;第三部分研究简爱的恋父情结,解释了简爱选择罗切斯特而不是里弗斯先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为总结。

关键词:简爱弱点自卑情结恋父情结爱情选择

一、引言

弗洛伊德提出童年阴影理论来解释童年时的创伤经历会对一个人产生重大影响。即使是在成年之后,虽然我们认为创伤已经被抚平,但一不小心被某事触动,它还会跳出来,让你痛不欲生,甚至情绪失控、行为失控。简爱在与罗切斯特交往过程中的表现起因就在于这样的童年创伤,弗洛伊德的童年阴影理论从心理学上解释了简爱性格弱点的形成和她最终在爱情上的选择。

自《简爱》出版以来,它受到了来自各个领域的评论,评论家们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叙事手法等探讨《简爱》这篇文本,还研究探讨了简爱和其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简爱就是勃朗特的缩影,《简爱》也可看作是勃朗特的一部自传体式小说。对于简爱这个人物,很多评论家非常看重她对于自由和爱情的斗争,李云评论说,“她是不可能接受没有爱的婚姻的”。就简爱而言,爱情的中心在于彼此的平等,而评论家们往往忽视研究简爱在爱情中表现异常的原因,这个原因同时解释了简爱在逃离罗切斯特之后又回到他的身边。本文深入挖掘简爱的童年经历并解释由此产生的性格弱点,这样的弱点在简爱的爱情选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简爱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否定和怀疑,是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环境和天赋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阿德勒对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释,他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但自卑感并非一种疾病,有时候它是通往健康、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催化剂;而当这种情绪过于强大使人丧失自我的时候,自卑情绪就会让人消沉失望,不利于自我成长。

简爱的自卑首先来自于对外貌的自我否定,她认为自己贫穷、低微、矮小、不美,并嫉妒乔奇安娜粉嫩的脸颊、金色的卷发,羡慕布兰奇的高大漂亮、多才多艺。如果一个女孩子认为自己相貌平平,她通常会产生自卑感,于是当里德太太把简爱关进红房子时,简爱这样想:“我明白,如果我是一个聪明开朗、漂亮顽皮、不好伺候的孩子,即使同样是寄人篱下,同样是无亲无故,里德太太也会对我的处境更加宽容忍让;她的孩子们也会对我亲切热情些;佣人们也不会一再把我当作保育室的替罪羊了。”再者,简爱的自卑来自于她的贫穷和社会地位的低下。简爱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继而被送往舅舅里德先生家。简是个无父无母没有任何金钱财富的小女孩,更糟糕的是,里德先生不久也过世了,而里德夫人忽视她惩罚她,孩子们欺负她,甚至佣人们也对她不友好。在罗沃德学校,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公开羞辱她,称她“比很多向梵天祈祷,向讫里什那神像跪拜的小异教徒还坏,这个女孩子是一个说谎者”。到了桑菲尔德之后,简爱在舞会上也多次被太太小姐们嘲讽。

这样的自卑感在简爱遭遇到自己的爱情——罗切斯特先生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布兰奇那么漂亮高大,嗓音甜美,多才多艺;反观自己,相貌平平,身材矮小。遇到罗切斯特夸赞自己时,简爱的回答通常很扫兴:

在我眼里,你是个美人。一位心向往之的美人——娇美而空灵。

你的意思是瘦小而无足轻重吧。你在做梦呢,先生——不然就是有意取笑。看在老天面上,别挖苦人了!

这样的对话时有发生。简爱时时因为自己的平凡普通而怀疑罗切斯特对自己的爱,甚至在答应罗切斯特的求婚后仍要求像以往那样生活——作为阿黛勒的家庭教师住在桑菲尔德。罗切斯特买衣服和首饰时,简爱时常拒绝。“他给我买的东西越多,我的脸颊也因为恼恨和堕落感而更加烧灼的厉害。”这种自卑感使得简爱在听到罗切斯特情人间的爱语时会被刺伤自尊,接受礼物时也如此的不自在。最终,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早已结过婚时趁着夜色悄悄跑掉了。而简爱在本书的末尾又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带着她继承的财富,而这时的罗切斯特经历过火灾,又伤又盲又穷,已经不能再让简爱感到自卑。这时的她可以侃侃而谈,积极向上,并说出安慰罗切斯特的话语来:“你不是残枝,不是遭雷击的树。你碧绿而茁壮。不管你求不求,花草会在你根子周围长出来,因为它们乐于躲在你慷慨的树荫下。长大了它们会偎依着你,缠绕着你,因为你的力量给了它们可靠的支撑。”只有像这样引发简爱自卑情结的条件不存在了,达到简爱要的“平等”时,她终于可以正常地谈一场恋爱了。

三、简爱的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喜欢和父亲在一起的心理倾向,在寻找恋人的时候会无意有意地选择和自己父亲有相似特征性格的人。恋父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女儿会对父亲产生爱恋和占有欲,与母亲争夺父亲的宠爱。

简爱的恋父情结来自于她父爱的缺失和扭曲的母爱。幼年丧父在舅父里德先生处寄养,不久舅舅也离她而去,简爱一直生活在父爱缺失的状态下,而里德太太无疑扮演了一个恶毒的“母亲”这样的角色。与约翰表弟起冲突的时候,里德舅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惩罚简爱,简爱一直遭受约翰的欺侮、虐待。仅有一次,她再也忍受不了这样野蛮鲁莽和不公平的行为,简爱性格中不服输和反抗的一面显露出来,与约翰对打起来,结果当然是被里德舅妈关到了红房子里,虽然简爱一再请求,然而舅妈铁石心肠无动于衷。简爱不止一次地这样想,“如果里德舅舅在世,他一定会待我很好”,而对于里德太太来说,简爱不过是一个“碍手碍脚的外来人罢了”。在里德太太的盖茨黑德,约翰·里德的粗鲁暴君式行为、小姐妹们高人一等的冷漠无情、舅妈的恶毒、佣人们的偏心,所有的这一切都使简爱更加渴望拥有父亲的爱护,她渴望一个强大的男人来保护她,像罗切斯特那样的男人。

随着简爱不断长大,她的恋父情结会投射到陪伴于身边的异性身上去,这时罗切斯特出现了,他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盖拉特西”式的大狗。而随着俩人不断增加的互相陪伴,简爱为罗切斯特父亲般成熟的男子气概而心动;同时,罗切斯特也给与简无微不至的关照和爱护。简爱于此陷入一段完美的恋爱关系中,体会到自由独立的美好,恋爱的欢乐和心伤。罗切斯特为简爱提供了活生生的父亲模型,弥补了她在爱情和亲情上的缺失,成为简爱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柱。“我的未婚夫正成为我的整个世界,不仅是整个世界,而且几乎成了我进入天堂的希望。在那些日子里,我把上帝的造物当作了偶像,并因为他,而看不见上帝了。”

不幸的是罗切斯特先生结过婚,妻子就被安排在阁楼上看守,得知此消息的简爱悄悄逃离了桑菲尔德府,经过艰辛的一路漂泊之后遇到了里弗斯先生,也得到圣约翰·里弗斯先生的求婚,“你得做传教士的妻子——一定得做,你将属于我”。在世俗眼中,里弗斯先生无疑是个很好的结婚对象,约翰表哥,年龄相当,又英俊睿智充满魅力,简爱与他的妹妹们也相处甚好。然而圣约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上帝,也要求简爱将自己奉献给上帝。他认为,“结婚以后,爱情会随之而生”,这与简爱追求的爱情是完全不同的。作为年龄相差不大的表哥,圣约翰很少站在简的立场上为她考虑,满心满脑都是拯救整个人类的大事业,简爱在这里找不到身体和爱情的归宿,于是最终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那个关心她、保护她,给她安全感,像父亲一样的男人身边。

四、结语

本文运用童年阴影理论解读了简爱内心弱点的产生,这些弱点正是简爱与罗切斯特充满曲折的爱情之路的最好解释。简爱从爱上罗切斯特到互相表白爱慕之心,订婚,结婚,逃离,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一系列事件,都是由于简爱的性格特点决定的。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书中的主人公,更好地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Bronte,Charlotte.Jane Eyre[M].Shanghai: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2003.

[2]李云.简析《简爱》中简爱的爱情观[J].青年文学家,2013 (9):28.

[3]晏资芬,赵先栋.浅析《简爱》的恋父情结[J].世界文艺,2013(8):72.

[4]董菊.自卑自信自强——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1):15.

[5][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作者:孙柯华,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翻译;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罗切斯特自卑感里德
《简?爱》不简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原来如此
“港乐”第三只“指环”《齐格弗里德》再攀高峰
女性视角下的《简·爱》人物形象赏析
收藏球鞋的当铺
失意忘形
“野兔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