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媚俗抗日剧的危害及改进策略

2016-07-13 01:54史隽松杨华钢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050
名作欣赏 2016年18期
关键词:媚俗抗日艺术

⊙史隽松 王 勇 杨华钢[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 650050]



论媚俗抗日剧的危害及改进策略

⊙史隽松王勇杨华钢[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050]

摘要:抗日雷剧本质上是一种媚俗艺术,它通过虚假的经验、造作的情感来达到追逐利益的目的,其媚俗性突出表现在重复性和荒诞性两个方面。媚俗抗日剧会导致我国电视剧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不利于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它娱乐历史,对受众造成误导。改进我国抗日剧的创作,一是监管部门应建立准入机制,从源头上制止抗日雷剧的泛滥;二是创作者要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多创作优秀的抗日剧,不给媚俗抗日剧以市场空间。

关键词:抗日雷剧媚俗艺术娱乐历史收视率电视剧市场

一、抗日雷剧是一种媚俗艺术抗日雷剧的本质就是一种媚俗艺术。抗日雷剧从题材来说可以归属于战争剧,但是由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味追求收视率和高利润,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加入了其他元素在其中。而这种混搭行为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是造成了作品的不伦不类。创作者在利润的驱使下,以追求高利润为第一要务,从而不考虑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具体而言,有着以下几大问题。

首先,是重复性,主要体现在题材与人物塑造两方面。①

就题材而言,抗日雷剧的主题必定是战争题材,但是为了最大限度上吸引观众的眼球,创作者纷纷把时下的流行元素进行融合,并遵循这一机械的公式,从而产生了千篇一律的剧情。比如,战争加上恋爱(如《杀狼花》)、战争加上搞笑(如《举起手来》)、战争加武侠(如《抗日奇侠》)等,使得本该是承载民族记忆与民族苦难的抗日题材电视剧变得不伦不类。

近年来,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创作者为了进一步追求收视率与高利润,不惜加入情色与暴力等不健康元素在其中。如,在网上遭到一片声讨的《一起打鬼子》。该片中,“银花”(葛天饰演)与老相好“莫大棒子”(宋庆饰演)在日军的监牢里,两人居然当着日军的面,上演了一段令人侧目的亲热戏。最后,莫大棒子居然从银妹的裤裆里掏出了暗藏的手榴弹并引爆自尽。尽管在当前抗日神剧各种奇葩桥段的熏染下,很多观众对抗日剧中的“意淫”已见怪不怪,可“裤裆藏雷”的情节,还是让大家目瞪口呆,纷纷表示已三观尽毁。有网友怒曰:“这哪是大义抗日,分明是晒恶趣味、秀无下限好吗?”②

就人物塑造而言,抗日雷剧因为赶工,所以在人物塑造上并不讲究人物层次以及人物性格发展等基本问题,而是统一设置成脸谱式的人物,并且对脸谱式人物进行妖魔化。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等“三化”。在众多抗日雷剧当中,我们只需要看到人物的服装,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我军形象一定是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国民党军官形象一定是猥琐而懦弱的投降派,日伪军形象则一定是残忍、好色、聚集所有缺点于一身的形象。

其次,是荒诞性,也就是过度娱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民族苦难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基础上才换来的惨胜。而本该严肃的主题,在创作者一味追求高利润与高收视率的驱动下,变得充满了荒诞、戏谑与娱乐。似乎抗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且充满喜剧感的事情。

媚俗艺术是通过虚幻的经历与伪造的感觉,并且以无原则地迎合观众趣味作为手段的一种可以复制的商品。与真正的艺术经典相比,媚俗艺术是复制品。抗日雷剧的本质是一种媚俗艺术,它的泛滥必将产生许多后果。

二、媚俗抗日剧的危害抗日雷剧的泛滥已引起了社会担忧和有识之士的批评,因为它会产生一系列危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局面——不利于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媚俗抗日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偷工减料,为了赶工,它的创作流程往往是这样的:大致拉个故事,然后找一些编剧,甚至是写手,按照故事流程填写对白。当粗糙的对白与生硬桥段把剧本“填满”时,就着手拍摄了。甚至,有些媚俗抗日剧根本没有剧本,仅有一个故事大纲,就可以开拍,边拍边写,甚至没有对白,让演员即兴发挥。这样出来的作品,质量则可想而知了。

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正是由它的媚俗本质所决定的。媚俗抗日剧作为媚俗艺术的一种,其本质是商品,故而仅仅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存在。艺术性(如果有的话),则在商业性面前必然退居第二位,在这些创作者眼中,只要可以播出,实现资金回笼,这部电视剧就是成功的。而观众接受与否、喜好与否,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而是否符合史实、是否尊重历史,甚至是否符合常识,在他们眼里那简直都是最不重要的事情了。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遵循艺术创作基本规律的抗日题材电视剧,在媚俗抗日剧的面前,无疑是处于劣势的。且前者的成本与制作周期要高于后者,却往往得不到回报,甚至血本无归。这样不但打击了认真创作者的积极性,也使得今后无人敢认真创作。最后将会使得电视台被媚俗抗日剧所占领。事实上,现在的局面已经有这样的趋势,媚俗抗日剧的扎堆生产与播放,使得投资者退出市场,从而使得媚俗抗日剧横生,最终将会造成整个市场的混乱,从长远来看,很不利于我国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

2“.娱乐历史”——对受众造成误导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痕,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悲痛是沉重的。拍摄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初衷,是让观众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它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民族记忆,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而媚俗化的抗日雷剧,很显然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甚至是起到了反效果。

抗日雷剧以追求高利润与高收视率为第一目的,为了迎合当下观众的喜好,不惜篡改历史,背离起码的历史真实。而这对于观众,特别是缺乏正确价值观的青少年观众而言,其不良后果无疑是严重的。明明是屈辱的历史,却被篡改成了荒诞的胜利。这样的抗日剧怎么能够承载起本应承载的国民教育与历史反思责任?如何能使观众正确认识和牢记历史?

三、改进抗日剧创作的策略抗日剧,作为一种严肃主题的作品,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在收视率与高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创作者逐渐将其沦为媚俗艺术,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已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批评,也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2013年5月16日,针对部分抗战题材电视剧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曾着手进行整治,但是近期却依旧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改进抗日剧创作需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

1.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把那些披着抗日外衣的雷剧拒之门外,从源头上制止抗日雷剧的泛滥,甚至杜绝媚俗抗日剧。

其实抗日雷剧扎堆生产的现象,有关部门早已注意。2009年,广电总局就已经下了《广电总局关于2009年7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曾旗帜鲜明地指出:“在毫无历史依据和文化因由的前提下……尽显荒诞离奇,缺乏积极的思想意义”的作品,应该做到,“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对存在问题的剧目不予备案”;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停播不能修改的过度娱乐化抗战剧,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③

有关部门的整治固然重要,但是仅仅通过行政命令来进行调整,进行一阵风似的整治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常态化,并制定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这样才能杜绝媚俗抗日剧,并为真正优秀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2.创作者媚俗抗日剧的泛滥,应该引起创作者们的反思。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做到引导观众,用优秀的作品引导收视,而不仅仅只是站在道德层面对媚俗抗日剧进行批判。有文化责任感的创作者,应该做到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喜好,制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比如,大家公认优秀的抗日剧《亮剑》,编剧都梁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就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剧本创作阶段,他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深入了解历史,并且实地采风,找寻当年战争参与者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在剧本完成之后,多次修改剧本,最终使得电视剧《亮剑》获得收视率与口碑的双成功。④这种认真的态度,无疑是值得众多编剧学习的。《亮剑》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观众并非品味低下。用心制作的电视剧,永远是会获得市场尊重的。

所以,创作者必须反思,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不唯收视率论,不唯金钱论,应该以作品说话,用实际行动纠偏。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电视剧。

①王勇、李琰、李杨:《抗日题材电视剧扎堆生产的弊端及解决方案》,《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7期。

②《“裤裆藏雷”神剧被停播》,《北京青年报》2015年5月20日。

③《主管部门整治“抗战雷剧”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人民日报》2013年5月17日。

④刘慧:《人生无处不亮剑——都梁访谈录》,《神剑》2013年第6期。

作者:史隽松,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勇,昆明理工大学南亚东南亚新闻传播研究院院长,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华钢,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YB2014093)、昆明理工大学廉政文化传播学科方向团队(KKB08)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媚俗抗日艺术
抗日小英雄杨杨
杨乃文 不媚俗的声音
纸的艺术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媚俗是丑恶的渊薮
媚俗是丑恶的渊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