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文化属性与生命力问题的探析

2016-07-13 01:54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6年18期
关键词:章太炎王国维国学

⊙仝 娜[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国学的文化属性与生命力问题的探析

⊙仝娜[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国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泛称。晚清以来的学者以及文化精英都会以国学来阐述自己的学术主张,章太炎和王国维作为国学大师更是在自己的学术专著中论述了国学的文化属性以及它的生命力。国学何以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话题,它有着怎样的背景和发展前途等问题都是我们深思的对象。

关键词:国学文化属性生命力国学观

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的晚清时期便成为无数学术理论家关注的重要对象。近代由此拉开帷幕,传统文化更是在与西方文明的接触中举步维艰。先进与落后成为那个时代人们衡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标尺。如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光彩而不至于沦落为西方文明的附庸便成为一代学术理论家探讨的重要话题。于是,国学作为一个代表被推到时代浪潮之中,它所肩负的使命便是为传统文化找到一席之地,为即将走向近代的国民提供文化自信心与自尊心。人们对于国学或持以肯定态度或持以否定态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混淆了民主与民族之间的界限。那么如何对国学进行定义便成为廓清这一界限的重中之重。

一、国学大师们的国学观

国学本指太学,也即国家所开办的教育机构。但在与时代相融合的过程中,它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国学意义的改变又与民众的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同国学的人主张把国学放置于官方教育体制之内,而否定国学的人则认为国学实际上是晚清时期保守势力抵抗科学民主的一个借口。

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一种语言文字、典章制度和人物事迹,它的内涵与国粹有着相应的联系。这里的国粹其实就是历史。章太炎心目中的国学虽是中国学术,但他所说的国学与现在的国学又有不同之处。他所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四部之学。同时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将国学之本体分为“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小说非传奇”三方面。他认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本属于神话,但经史上没有记载;《诗经》和《史记》中的各种人和事都有附会的可能性而不能当作史事来看,这就是“经史非神话”。老子和孔子都反对宗教,老子的“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孔子的“敬神而远之”就是“经典诸子非宗教”的体现。《史书》《汉书》以其叙述和描写的关系,引起许多人的怀疑也即“历史小说非传奇”。另一位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在自己的著述中阐释了国学的内涵。王国维作为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他的学术实践从内容到方法上都与旧式的学者不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可以说是王国维的国学观。流沙坠简、敦煌古物、殷墟甲骨等新的发现才是真正的国学也是王国维的理论之一。理论形态的不同,也使得章太炎与王国维二人对于国学的研究方法有着各自的独特见解。

二、国学的研究方法

国学观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学术理论家国学研究方法的不同。章太炎的《国学概论》共分为五个部分:国学概论、国学流派之经学流派、国学流派之哲学流派、国学流派之文学流派、国学如何进步。因此,章太炎研究国学的方法自然也与其他理论家有所不同。他主张研究国学应把握以下五种方法:第一,辨书籍的真伪。对于古书没有明白哪一部是真,哪一部是伪,就容易进入迷途,所以这是研究国学的第一步。经、史、子、集中伪书有很多,更有原书是真而后人加入一部分进去,故怀疑它的真实性。第二,通小学。通音韵、明训诂、辨形体都是通小学的具体方面。第三,明地理。研究国学的人,同时也要研究地理。如果对地理没有明确的概念就难以看懂古书,很容易误入歧途。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是最好的例证。第四,知古今人情变迁。道德家墨守成规,将道德看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近代人矫枉过正,全盘否定所谓的古代道德。其实,道德无所谓是非,因为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氛围中,自有它存在的理由。第五,辨文学应用。有韵的文学谓之诗,无韵的文学谓之文。

王国维的治学方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小学和文献学,突破了清儒的义理、辞章、考据、经致等固有的方法。他在《古史新证》中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这段话中说及“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相互参证的二重证据法。相对于章太炎所侧重的“纸上之新材料”即传统的经、史、小学,王国维侧重的是地下的材料,如各种流沙坠简、敦煌古物以及殷墟甲骨。这几乎可以说是王国维的绝学,对于传统国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三、国学的意义价值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本质精神所在,是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独立自强的根本依据所在。因此,发展国学、创新国学便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振兴中国文化也是振兴整个中华民族的关键之举。

国学并不为哪一家所私有,它是诸多学问中比较高超而广泛的学问,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总汇和纲领。自民国以来,以天下为己任和以讲国学为己任的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传统国学进行弘扬,他们之间存在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是国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他们的积极参与,使得国学能够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应运而生,从而成为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它是国人命运的另类诠释。也正如章太炎所说:“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可见,章太炎在这里已将国学与国家的存灭相等同,犹可见国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国学是民族文化生命力的所在,也是其道德精神所在。它贯穿于自民国以来的国学精神之中,并且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它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使命。我们的人生如果不想陷入迷惘的境地,就应当追随国学大师们的脚步向前走,这意味着在弘扬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忘吸收借鉴先进的文化。以人为鉴,以古为鉴绝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对当今社会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丰富的古典文学遗产,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从神话到《诗经》,从唐诗到宋词,我们吟唱的古典文化其实就是一场盛宴。同时,西学也固不可少,有选择地学习才能为国学提供源头活水。

四、如何发展国学

如何发展国学,使国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是学术理论家们探讨的重点。今天研究国学的学术理论家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普查整理保护古籍,对古书进行新的注释,对重要的典籍进行专门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专题研究以及普及国学知识。然而国学的当代价值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要明确国学的文化属性即它的内涵。国学是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主要标志,不了解国学就难以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黄宗羲对于国学的理解便是最好的例证:“梨洲自负得理学正统之传,而其为学之务博综与尚实证,则固毕生以之,不俟乎晚年之改悟。故论新时代学风之开先,梨洲之影响,实在此不在彼也。”

其次,要了解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在当代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和而不同思想,修齐治平思想等。儒家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去粗取精。同时诸子百家的思想与当代文明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墨家的“兼爱”“非攻”,《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都具有世界意义。古代的《史记》《汉书》也为历代统治者提供了借鉴。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他们都没有完整而系统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未曾间断过,它不仅对我国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他国进行了相关记载,从而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的宝贵遗产。

最后,不能忽视的是对外国优秀文化的借鉴。正如农作物的引进一样,文化的引进也应本着适者生存的态度来对待。只要能够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的西方文化都可以为我所用。如果说晚清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倡导带有一定崇洋媚外以及文化自卑的因素,那么如今的吸收与借鉴则是站在文化自信的舞台上向世界汲取文化营养,它是国学得以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总之,国学的传承与发展是华夏民族自己的选择,是塑造国民道德的法宝。它的文化属性与生命力有赖于前者与后来之人的共同探讨与支撑。掌握了国学的本质,也就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

参考文献:

[1]章炳麟.国学概论[M].湖南:岳麓书社,2010.

[2]夏承焘.大家国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蒋国葆.章太炎国学观述评[J].孔子研究,2012(4).

[4]武砺兴.国学的意义[J].社科纵横,2009(4).

作者:仝娜,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章太炎王国维国学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垂”改成“掉”,好不好?
章太炎:帮人不能犯糊涂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敬伟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辑注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