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单音节副词重叠的偏误分析

2016-07-13 08:55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201399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单音节偏误义项

甘 露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201399)

留学生单音节副词重叠的偏误分析

甘露(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201399)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单音节副词由单音节形容词虚化而来,且这些单音节副词中有很多具有重叠形式。这些单音节副词的基式与重叠式在句法分布、语义功能、语用表达上,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留学生在使用这些单音节副词的基式和重叠式时往往会发生偏误。通过分析留学生使用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单音节副词;重叠式;偏误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可以说大部分的副词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其中有一部分单音节副词由形容词虚化而来,在共时平面的体现就是许多单音节副词同时兼备形容词词性。像这一类单音节副词有:明、直、偏、正、白、足、好、大、活、早、准等。并且这些单音节副词有一部分具有重叠形式:明明、偏偏、白白、足足等。

副词重叠应该说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在其他语言中比较少见。因此,留学生在使用单音节副词的基式与重叠式时,往往会觉得困难以致发生一些偏误。例如:

(1)我早到了,你怎么才来啊?

(1’)我早早到了,你怎么才来啊?

留学生会认为“早”和“早早”没有区别,可以等同使用。但实际上,“早早”在这里发生了语义分化:“早”表示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有“早已”的意思;而“早早”意为赶快、提早,二者在这里不能等同使用。

基于此,我们对一部分汉语中级留学生关于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使用的调查问卷和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偏误进行考察,归纳留学生在使用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偏误类型。

二、留学生使用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偏误类型

(一)后附语缀“地”冗余

现代汉语中,单音节副词重叠式作状语,经常以结构助词“地”为状语标志。例如:

(2)这件事情你早告诉我,我就不用白白地跑一趟。

(2’)这件事情你早告诉我,我就不用白白跑一趟。

例(2)中,单音节副词重叠式“白白”后附了语缀“地”。也可以不后附语缀“地”,如例(2’)。所以单音节副词重叠式作状语时,“地”并不强制出现,但有时是绝对不能带“地”。留学生在使用单音节副词重叠式时,有时容易发生后附语缀“地”冗余的情况。例如:

(3)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和朋友去逛街,偏偏把钱包落在家里了。

*(3’)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和朋友去逛街,偏偏地把钱包落在家里了。

例(3’)不合语法。

(二)单音节副词重叠式语序位置模糊

单音节副词重叠式作状语,通常和单音节副词基式作状语的语法位置一样,紧贴被修饰语充当状语的情况比较多。例如:

(4)他的眼睛死盯着显示屏,一眨也不眨。

(4’)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显示屏,一眨也不眨。

例(4)、(4’)中,“死”和“死死”都位于谓语动词“盯”的前面,修饰谓语动词,基式和重叠式的句法位置一样。

但实际上重叠式的句法位置更为灵活,它可以紧贴谓语动词,也可以位于其他状语以及整个句子前面。留学生在使用时,往往只知道重叠式可以紧贴谓语动词出现,不知道副词重叠式还可以出现在其他状语前,甚至整个句子前充当句首状语。例如:

(5)她在酒吧里足足玩了一天一夜才回家。

(5’)她足足在酒吧里玩了一天一夜才回家。

(6)吸烟明明有害健康,还是有很多人戒不了吸烟这个坏习惯。

(6’)明明吸烟有害健康,还是有很多人戒不了吸烟这个坏习惯。

留学生往往对(5’)、(6’)中重叠式的使用位置认识模糊。

(三)音节前后搭配偏误

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有些语义完全相同,例如“久”和“久久”,重叠前后语义完全等同,都是表示“时间长”的意思,但是二者在使用时,音节前后搭配却有规律,不能等同使用。例如:

(7)对不起,让您久等多时了。

*(7’)对不起,让您久久等多时了。

(8)我久久望着她的背影,目送她走远。

*(8’)我久望着她的背影,目送她走远。

留学生往往认为例(7)和(7’)等同,例(8)和(8’)等同。但实际上,例(7’)和(8’)都是不合语法的。留学生没有认识到单音节副词基式和重叠式在使用时,和副词后面的修饰成分有音节上的搭配关系。

汉语追求整齐、对称,所以在音节搭配上,基式和后边的被修饰语一般是“1+1”的搭配形式,即“单音节+单音节”;重叠式和后边的被修饰语一般是“2+2”的搭配形式,即“双音节+双音节”。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在有很多时候,基式与重叠式与后边的被修饰语并不是总是那么整齐,也有“1+2”、“2+1”的情况,这些都给留学生在正确使用单音节副词基式和重叠式时增加了困难。例如:

(9)一般人都喜欢跟同龄人一起玩,可我偏喜欢和比我大的人一起玩。

(9’)一般人都喜欢跟同龄人一起玩,可我偏偏喜欢和比我大的人一起玩。

(10)这条鱼足足有十斤呢!

(10’)这条鱼足有十斤呢!

例(9)中,“偏”与后边的被修饰语“喜欢”,在音节上的搭配关系为“1+2”,这里的“偏”也可替换为重叠式“偏偏”,如例(9’);例(10)中,“足足”与后边的被修饰语“有”,在音节上的搭配关系为“2+1”,这里“足足”也可替换为基式“足”,如例(10’)。

(四)语义混同

留学生在学习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时,没有意识到有的基式与重叠式在语义上有差别,基式与重叠式之间会出现语义增加、减少、偏移、分化等情况,因此容易出现语义混同。例如:

(11)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明明是他,他却死不承认错误。

*(11’)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明明是他,他却死死不承认错误。

例(11)中,“死”的意思为“至死,表示坚决”,而“死死”并不具备这个义项,“死死”只能表示“一个劲儿地、不顾一切地”,因此例(11’)不合语法。“死”同时也能表示“一个劲儿地、不顾一切地”,如“死盯”。“死死”在基式“死”的义项上减少了,不具备“至死,表示坚决”这个义项,因此二者不能混同。

(五)语气轻重偏误

语言具有主观性,其主观量的表达手段之一就是重复。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使用时,在主观量表达上存在差异。副词经过重叠,其主观量的表达要强于基式,语势更强,更加强调语气、突显程度。留学生在使用时,往往容易忽略这种语势上强弱的需要,产生偏误。例如:

(12)这道题“三乘以七”,明明是等于二十一,怎么是二十四?

(12’)这道题“三乘以七”,明是等于二十一,怎么是二十四?

例(12)中,“明明”后接“等于二十一”,“明明”表明说话人对后边所陈述的“(三乘以七)等于二十一”这个事实的肯定语气。“(三乘以七)等于二十一”,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客观事实或者说是一个真理,所以用重叠式更合适,更能表现说话人的肯定,语气更强。而“明”的肯定语气不如重叠式“明明”,如果把“明明”换成“明”,如例(12’),不足以表现对后面不言而喻事实的肯定语气,留学生在使用时,往往会忽视这种差异。

三、偏误原因分析

(一)从汉语本身的角度

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完全等同使用的情况几乎没有,绝大部分都会在句法、语义或语用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对于留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母语中没有副词重叠现象的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这比较难掌握,因此容易出现偏误。

1.句法上的差异

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后附语缀“地”、在句中的位置、与被修饰语的音节搭配。

一般情况下,单音节副词基式不能后附语缀“地”,重叠式一般能后附语缀“地”,但“地”并不是强制出现。前一种情况留学生不容出现偏误,但后一种情况,有的重叠式带不带“地”都可以,例如,“大大加强”和“大大地加强”;有些是一般情况下不带“地”,偶尔带“地”是为了突出后边描摹的情状,例如一般可以说“足足有十斤”,在特定情况下,也说“足足地有十斤”,这时,“足足地”是为了突显“十斤”;而有的重叠式不能带“地”,例如,可以说“偏偏跟我作对”,但“偏偏地跟我作对”不能说。正是因为重叠式带“地”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留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偏误。

单音节副词基式在句中的位置一般都是紧贴谓语动词,留学生不容易出现偏误。而重叠式在句中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紧贴位于动词前、其他状语前,还可以位于句首充当句首状语。例如,“活活饿死”,“活活”紧贴谓语动词作状语;“久久在心中回荡”,“久久”位于状语“在心中”前;“明明是粉色,非要说成紫色”,“明明”位于句首,修饰整个句子充当句首状语。由于重叠式相对自由的句法位置,留学生在使用时也往往容易出现偏误。

单音节副词的基式与重叠式与后接的被修饰语在音节搭配上也比较复杂,有的是整齐的“1+1”、“2+2”的形式,例如,“默念”、“默默奉献”,不能说成“默默念”、“默奉献”;但有的是既能“1+1”,也能“1+2”,例如,“独有(他一人)”、“独独爱上(他)”;而有的是既能“2+1”,也能“2+2”,例如,“足足有(一人高)”、“足足沉默(了两小时)”;还有的在前后音节搭配上没有限制,即“1+1”、“1+2”、“2+1”、“2+2”都可以搭配,例如,“(我)偏去”、“偏喜欢”、“偏偏说”、“偏偏违反”都可以说。如此复杂的音节搭配,让留学生在使用时也容易出现偏误。

2.语义上的差异

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语义也存在着差异,有的重叠式比基式义项多,有的比基式义项少,有的在基式语义的基础上发生分化,有的发生偏移,因此,留学生若掌握不好基式与重叠式的语义差异的话,就容易出现偏误。

例如,“大”作为副词,只有一个义项,表示“程度深”,“大大”在“程度深”这一义项外,还可以表示“数量大”,重叠式的义项比基式的义项增加。“独”有两个义项,“独自”和“唯独”,而“独独”只有一个义项,表示“唯独”,重叠式的义项比基式的义项减少。“好”作为副词,有两个义项,“表示多或久”和“表示程度深,并带感叹语气”,而副词“好好”只有一个义项,表示“尽力地、尽情地、耐心地”,与“好”的义项完全不同,重叠式的语义已经完全分化。“偏”和“偏偏”作为副词,都有三个义项,表示“故意跟客观要求或现实情况相反”,“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表范围”。但在实际语言中,“偏”偏于表示前两个义项,“表范围”这个义项使用得少,多由“偏偏”承担,此时,副词“偏”发生了语义偏移。

3.语用上的差异

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在语用上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语体色彩、主观量差异上。基式一般偏于口语色彩,重叠式一般偏于书面语色彩。重叠式比基式的主观性更强,常表现为语气更强、程度更深。留学生在使用时也比较容易忽略这方面的差异出现偏误。

(二)从留学生的角度

1.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留学生在习得副词基式和重叠式时,往往受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把已经习得的一些语法规则进行类推。例如,在学习结构助词“地”时,“地”是作为状语的标志,留学生会出现把“地”类推到所有副词的情况,就容易出现一些在不能带“地”的副词重叠式后带“地”。

2.留学生的回避策略

对于很多母语中没有副词重叠用法的留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再加上汉语副词重叠式与基式的差异比较细微、复杂,因此,他们在使用汉语时也经常回避使用副词重叠形式,而都使用基式造成偏误。

四、教学对策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处于主导位置。因此,在副词重叠式教学时,教师应该先教授单音节副词基式、重叠式使用的一般规则,再循序渐进对特殊用法进行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印象。同时,教师在课堂操练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善于总结留学生的偏误,对出现的偏误进行针对性训练。对学生的课堂反馈应该及时,避免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偏误强化。训练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避免单一的操练形式让学生感觉单调、枯燥,从而造成学习积极性减退。另外,操练的内容要贴近留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具有实用性,尤其是针对留学生的语用偏误,要利用情景教学,给出真实的情境进行操练。对于留学生在使用重叠式副词的回避策略,教师更应该重点操练,避免学习者的回避使用。

对于学习者,应该尽量克服自身的回避策略、畏难情绪,培养自身的兴趣。不仅在课堂上敢说敢用,更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敢于把所学的重叠式副词用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才有利于真正掌握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用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留学生在使用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偏误语料进行分析,总结了留学生出现偏误的五种类型:后附语缀“地”冗余、单音节副词重叠式语序位置模糊、音节前后搭配偏误、语义混同、语气轻重偏误。并且分别从汉语本身和留学生的角度,分析了留学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语本身单音节副词的基式与重叠式在语法、语义、语用上存在着复杂的差异,造成留学生在习得时的困难,造成偏误,再加上留学生在学习时容易进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以及回避策略,这些都是造成留学生偏误的原因。针对于此,本文从教师教学和留学生学习的两个角度,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副词基式与重叠式的教学有一定帮助。

[1]王继红.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现象考察[J].绥化师专学报,2001(1).

[2]尹钟宏.浅论现代汉语副词的重叠[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3]李媚乐.副词重叠与重叠式副词[J].辽宁大学学报,2005(2).

[4]宋艳丽,兰清.副词基础形式和重叠形式的异同[J].晋中学院学报,2006(3).

[5]赵芳.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甘露,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单音节偏误义项
“V着呢”中单音节动作行为动词“V”的语义特征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偏误分析内涵探究及应用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穆斯林的葬礼》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