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研究

2016-07-15 07:45张少波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思想

张少波

(河北省任县永福庄乡中心学校,河北 任县 055150)

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研究

张少波

(河北省任县永福庄乡中心学校,河北 任县 055150)

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将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内容纳入思想品德课堂,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一门言传身教的教育课,使学生的身心获到健康发展。文章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展开探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思想品德;合作探究;评价

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改革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各地都在纷纷尝试着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路。作为身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坐以待毙,应该主动探寻新的教学方法,迎接新的挑战。否则,肯定会被课程改革的大潮所淹没。因此,我们必须要行动起来,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模式,让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起好引导、启发的作用。同时,还明确了教学目标要以三维目标为准绳,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思想品德课当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快乐天地,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看法,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

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前的导入要形式新颖、任务明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如何设计开始讲授新课前的引导非常关键。导入就像是一首歌的前奏部分,它直接决定着歌的受欢迎程度,决定着能否被听众所接受。好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起到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因此,我非常重视导入的设计。比如,讲授《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这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三个卡片,分别画有小狗、蝴蝶和天使,让学生从中做出选择。学生提前不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小狗代表懦夫,蝴蝶代表胜利者,天使代表失败者)。学生选好后与结果进行对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心理强烈的情绪冲突,调动学习积极性。为了使教学进一步完善,我又给学生介绍了战胜挫折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二、努力给学生营造合作、探究式课堂氛围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课堂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也就是教师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合作、探究式教学正好弥补了学生参与教学不足的缺陷,有力促进了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再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不断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计活动环节,以种种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乐学。比如,在讲授《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讨论“遇到挫折后怎样战胜它”。学生纷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谈论战胜挫折的办法。由于是生活中出现的情境,所以学生有话可说,讨论得非常热烈,不仅课堂气氛融洽,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三、课堂教学中的选材要尽量做到生活化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结合生活实践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问题,也常常涉及到教师为了说明问题举生活中的例子的事情。我们的教学不是脱离生活的死教材,而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以致用。所以,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就努力做到生活化。仍以《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这课为例,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我给学生设计了“小记者在行动”环节,通过采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负担,没有压力,他们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需要注意的是,要选用生活化的素材,贴近学生实际,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思想品德课应该注重情感教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与被教的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一种非常微妙的情感,即师生情。教师要理解学生,并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俗语说:“信其师,方可听其道。”教师与学生没有充分的信任是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教师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与学生培养感情,学生便会爱上思想品德课。以前我上课总是板着脸,对学生怒目而视,认为这样做显得更有威严,结果却让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间没有了信任,教学效果明显下降。后来,我开始试着对学生面带微笑,课上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学生、激励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畏惧、怯懦、自卑的性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活泼、健康、愉悦、向上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和学生建立感情,注重情感教学,不仅不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反而更能受到学生的尊重。

五、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评价要及时有效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重复着“太好了!”“你真棒!”“你读得很好!”到底好在哪里却很笼统,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导向作用。之后,我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多次听课,收获很大。比如,听李欣老师的课,他的课就很有特点,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得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等,这些评价具体、恰当又有针对性、鼓励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所谈的几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相信只要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思想品德课。

[1] 李光富.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7).

[2] 刘启生.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7).

[责任编辑 冯红伟]

Research about Morality Teaching Strategy

ZHANG Shao-bo
(Yongfuzhuang Township Center School, Ren County Hebei, 055150, China)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morality teaching: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can not only be the content with the knowledge on books, but also should cultivate a sound personality and set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Teachers should count the morality class as an education class of precept, thus mak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orality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Moral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assessment

G62

A

1673-9132(2016)11-0360-017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43

张少波(1990- ),男,汉族,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思想品德教学。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