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霸课堂的利与弊

2016-07-15 07:45张淑梅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阅读教学

张淑梅

(河北省沙河市册井学区西南街小学,河北 沙河 054100)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霸课堂的利与弊

张淑梅

(河北省沙河市册井学区西南街小学,河北 沙河 054100)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以读代讲”“以读代学”“读”霸课堂蔚然成风。学生在激情的朗读中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获得思想启迪,然而深入解读“以读代讲”,就会感到“读”并非是开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万能钥匙。在经受课程改革的阵痛后,有教师坦言:“语文教学最好的办法是读,最没办法的办法也是读。”该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霸课堂的利与弊进行了研究。

以读代讲;利;弊

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 “讲风不止”,而如今“读风大兴”,“以读代讲”大有“读”霸课堂之势。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代讲”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读”霸课堂的优势和缺憾,以便更好地践行“以读代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

“读”霸课堂的课堂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实质是识字教学的以读代讲;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三读课文,读出感情,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四读课文,选点美读,体会词语的妙用,欣赏文章的美点;五读课文,熟读成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甚至还有六读、七读、范读、朗读、齐读、自由读、指明学生读、分角色读等。这样,学生读得热火朝天,读得滚瓜烂熟,并在一节课四十分钟内读得不亦乐乎。

一、“读”霸课堂的优势

(一)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在“以读代讲”的课堂中,多种形式的“读”,多种层次的“读”,大声朗诵、抑扬顿挫,小声细读、潜心体悟,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学生的阅读活动代替了教师的满堂灌输,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少有打瞌睡的、不积极的,即使有随声附和、滥竽充数的学生,也读得兴高采烈。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能够直接感知语言的含义。这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表现为口头交际和书面写作,“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课就是关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教与学。在“读”霸课堂的情景下,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下,在脑海中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声音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喷涌而出,这就是“语感”的获得和再现。在“读”霸课堂的情景下,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可以内化课文语言,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课堂练好“读”功,培养语感水到渠成。

(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声朗读是符合儿童言语发展特点的,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内部言语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有助于使其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活动,激发思想感情。学生在听教师朗读或自己朗读时,声音会一次又一次地撞击心灵,不由自主地掀起心底的波澜,全神贯注,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如朗读《长城》,学生自然而然会读出作者对长城的热爱,读出作者对长城的赞美,与作者的自豪之情交融在一起。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景。声情并茂、反复朗读,学生一定能够透过文字体会到小女孩的凄惨可怜,对小女孩的情感由怜生爱、由爱生悲,情感体验随之得到升华。

二、“读”霸课堂的弊端

(一)不利于品词析句,涵泳美点

“板凳要坐十年冷”,热闹的课堂往往浮躁,读心不静是学习的大敌,在朗读中学生读懂了作者的感情,读得心情激昂、读得泪流满面,却疏忽了什么东西使你心情激昂,什么东西使你泪流满面。这就需要静下心来研读文章的妙处,研读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功力,学课文不同于看影视剧,不仅要看得懂情节,能够被故事所感染,还要能跳出故事情节,体会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意图,领悟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妙手偶得。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含英咀华,细细品味才能增提高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不利于读书“有疑”,援疑质理

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而不厌其烦的“读”往往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再借用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的意思,如果读而不思,就连“迷惑”的资格也没有了,没有迷惑、没有质疑,就不会有进步。泛泛而读、口动心不动是不会读出效果的。

(三)不利于想象联想,体悟意境

小学教材,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欣赏美文,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读”霸课堂,往往会挤占学生联想想象的空间与时间,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不但要指导学生读得节奏鲜明,读得声音铿锵,读得自然流畅,而且要留足时间,指导学生在脑海中把文字转化为图画,学生通过想象似乎看到了清澈的河水,望见了在漂动的小船,听到了清脆的鸟鸣,眼前呈现出一幅美妙绝伦的水乡图画。学习语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这也符合心理学的“左右脑开发并用”。

以读代讲继承了传统的读书方法的精髓,也符合新课标精神,“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以读代讲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深入解读“以读代讲”,细细咀嚼“读的课堂”,就会感到“读”并非是开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万能钥匙,不难发现许多这样的课堂:泛泛而读,信马由缰,读而不思,读而不悟,充斥着泛滥的煽情,挤占了理性的思考,小和尚念经,念完了一无所获。“以读代讲”并非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教师不讲,书读百遍,未必其义自见,否则,还要教师干什么?“读”霸课堂,有利有弊,权衡利弊,平衡得失,真正领悟“以读代讲”的精髓,把握好“以读代讲” 的技巧,才能使学生读思结合,读得有趣、读得有效。

[1] 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

[2] 柳化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2 (8).

[责任编辑 齐真]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mphasizing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ZHANG Shu-mei
(Southwest Street Primary School, Cejing District, Shahe Hebei , 054100, China)

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ituation, reading as the main role become common practice, such as substituting reading for imparting and substituting reading for learning. Students cultivate language sense, edify sentiment and get thought enlightenment in the passion of reading aloud, however, after further understanding, we find that reading is not the master key that opens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After experienc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er said: “Reading is the best way for Chinese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last way to choos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reading’s occupy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ubstituting reading for imparting;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G62

A

1673-9132(2016)11-0360-067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56

张淑梅(1965- ),女,汉族,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