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兴趣,构建初中体育活力课堂

2016-07-15 07:45赵青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拓展优化策略

赵青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课堂学习和锻炼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进行积极体育锻炼的意识,让他们在有趣的体育教学环节中进行练习,激发他们对体育学科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的练习中,使他们在掌握体育运用技能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在创设教学新模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构建高效的活力课堂。

关键词:兴趣教学;优化策略;游戏;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13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深入探究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放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体地位上,引导她们积极探究体育运用项目的动作和技巧,并通过锻炼提高体育运用能力,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强制性规定的做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让他们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育意识,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环节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上课一开始课堂氛围就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探究的兴趣。体育学科是一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在进行室内的理论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的多媒体进行导入,让学生跟随多媒体的引导进行体育动作的探究,就能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在进行室外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队形,采用自由站位的方式进行热身运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地进入到体育锻炼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体育运动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锻炼场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时刻保持新鲜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锻炼中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实现高效的体育教学。

二、优化教学策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体育动作的示范,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在枯燥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不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体素质进行教学优化,创设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有效掌握课堂中学习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并通过练习掌握运动项目的技巧。在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设计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和学生探究体育动作的技能技巧,就能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能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三、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激发课堂活力

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游戏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发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同时,游戏教学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设计体育游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创新,让学生在新颖的游戏中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有效激发课堂活力,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例如,在长跑练习中,不仅需要激发学生对跑步的兴趣,还要让他们在灵活的游戏练习过程中提高身体的耐受力,从而让他们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锻炼任务。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曲线跑”“接力跑”“组对跑”等形式的锻炼。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在提高身体灵活的同时,顺利地完成了长跑练习,提高了长跑的速度和耐力。在选择游戏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每一节课的锻炼中都能参与新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对体育课堂产生期待,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四、把体育运动融入到竞赛项目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生有较强的好胜心。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设计竞赛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锻炼效率。在竞赛过程中,学生想要获得胜利的决心会让他们忽略身体上的疲劳,积极地投入到比赛中。例如,在进行排球的垫球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个一组,进行垫球的比赛。比赛要求只有动作正确的才能计数。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学生精力能高度集中,认真探究正确的动作,使他们掌握快速垫球的技巧。通过比赛,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他们在锻炼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内容,实现了体育活力课堂下的高效教学。

五、进行体育课外教学拓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堂高效的体育教学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但是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的精神贵在一个“恒”字,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必要途径。因此,在完成体育教学之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把体育运动和生活、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也能积极地进行锻炼。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迎合学生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是使“体育”跟随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动力之源。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力。此外,还应建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动态,解决学生在各个时期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走健康发展的体育之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激发课堂活力,教师需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上,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在积极的参与中,学生身体的疲劳能降低,他们热情高涨地进行体育锻炼,能有效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体育教学,教师还要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激发他们锻炼的热情,使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拓展优化策略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