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模式退休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16-07-18 08:44赵艳丽秦贵军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医疗保健达标率病程

赵艳丽 秦贵军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及代谢病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2.许昌学院医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不同管理模式退休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赵艳丽1,2秦贵军1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及代谢病科河南 郑州450052;2.许昌学院医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管理模式退休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许昌东大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为社区组,另选取同期在许昌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体检并确诊为T2DM的老干部患者250例为干部组,通过1 a不同的医疗保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达标情况。结果干部组患者FBG、HbA1c、收缩压、舒张压、TG、TC均较社区组低,FBG、HbA1c、血压、TG、TC达标率均较社区组高(P<0.001)。年龄≥80岁、女性、糖尿病病程≥10 a、BMI≥24 kg/m2、FBG≥7.2 mmol/L、血压≥130/80 mm Hg、LDL-C≥2.6 mmol/L、TG≥1.7 mmol/L、TC≥4.5 mmol/L的患者HbA1c达标率较高,性别、糖尿病病程、FBG、LDL-C、TG、TC,χ2趋势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疗保健、性别、糖尿病病程、FBG、TC是患者HbA1c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医疗保健对HbA1c达标影响最大(OR=8.542,95%CI=4.285~17.029)。结论社区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及达标率均较干部组差。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医疗保健;老年人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T2DM)患者逐年增多,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1]。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人群中已有50.1%为糖尿病前期[2]。然而,我国糖尿病控制不理想,预后较差,患者可因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伤残,甚至死亡[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以往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HbA1c<6.5%)的患者只有25%[4]。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管理模式对退休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参考。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许昌东大社区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确诊为T2DM的患者250名为社区组,另选取同期在许昌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体检并确诊为T2DM的老干部患者250例为干部组。两组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公布的T2DM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6]:①血液病和贫血患者;②服用糖皮质激素者;③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不能配合体格检查和资料不全者;⑥手术、创伤、严重感染等应激因素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研究方法

1.2.1社区组①在社区不定期举办健康讲座;②对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监测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由社区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运动、饮食等指导,宣教糖尿病有关知识;③对社区医生进行统一培训。

1.2.2干部组①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②定期到基层保健点宣讲糖尿病和相关代谢异常综合控制措施(2~3次/a);③通过电话、微信平台等方式定期回访;④教会患者自测血糖,并通过门诊、短期住院等方式检测血糖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治疗。除管理模式外,其余治疗措施均相同。

1.3评价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BMI、LDL-C、FBG、HbA1c、TG、TC浓度和收缩压、舒张压。达标定义标准[7]:FBG<7.0 mmol/L,HbA1c<6.5%,血压<130/80 mm Hg,TC<4.5 mmol/L,TG<1.7 mmol/L,BMI<24 kg/m2,LDL-C<2.6 mmol/L。

1.4统计学方法将本组研究涉及数字录入SPSS 19.0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定性资料行χ2检验,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项指标干部组患者FBG、HbA1c、血压、TG、TC均较社区组低,FBG、HbA1c、血压、TG、TC达标率均较社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2.2HbA1c达标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80岁、女性、糖尿病病程≥10 a、BMI≥24 kg/m2、FBG≥7.2 mmol/L、血压≥130/80 mm Hg、LDL-C≥2.6 mmol/L、TG≥1.7 mmol/L、TC≥4.5 mmol/L的患者HbA1c达标率较高,性别、糖尿病病程、FBG、LDL-C、TG、TC,χ2趋势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HbA1c达标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医疗保健、性别、糖尿病病程、FBG、TC是患者HbA1c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不同医疗保健对HbA1c达标影响最大(OR=8.542,95%CI=4.285~17.029)。见表4。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T2DM患者数量逐年增多。DM患者可因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伤残,甚至死亡。HbA1c是反映DM患者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各指南中将其作为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8]。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干部组患者FBG、HbA1c、血压、TG、TC均较低,FBG、HbA1c、血压、TG、TC达标率均比社区组高(P<0.001),说明干部组的糖尿病病情控制优于社区组的患者,干部组的医疗保健防治效果优于社区组。

表3 两组患者HbA1c达标的单因素分析

表4 两组患者HbA1c达标的多因素分析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HbA1c水平密切相关,控制HbA1c水平于达标水平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本研究中干部组的HbA1c水平达标率为58.4%,而社区组为29.2%,干部组HbA1c水平达标情况明显优于社区组。说明医疗保健的级别可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通过进一步地探究,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80岁、女性、糖尿病病程≥10 a、BMI≥24 kg/m2、FBG≥7.2 mmol/L、血压≥130/80 mm Hg、LDL-C≥2.6 mmol/L、TG≥1.7 mmol/L、TC≥4.5 mmol/L的患者HbA1c达标率较高,性别、糖尿病病程、FBG、LDL-C、TG、TC,χ2趋势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医疗保健、性别、糖尿病病程、FBG、TC是患者HbA1c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不同医疗保健对HbA1c达标影响最大(OR=8.542,95%CI=4.285~17.029)。医疗保健的不同,可以涉及到患者用药类型、联合用药,用药剂量和方案的不同;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效果的不同;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效果不同等。干部组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社区组,三种或四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差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干部组的患者在经济、文化等平均水平高于社区组,其治疗依从性高于社区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

综上,在两种不同的医疗保健条件下,干部组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明显优于社区组,提示应提高社区组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优化糖尿病管理和早期进行糖尿病教育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关键,因此提高社区医疗保健水平,可以普遍提高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减缓疾病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晴,周建超,赵妍娟,等.低血糖指数糖尿病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19-1321.

[2]Handelsman Y,Mechanick J I,Blonde L,et al.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Medical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a diabetes mellitus comprehensive care plan[J].Endocr Pract,2011,17(1):1-53.

[3]Scirica B M,Bhatt D L,Braunwald E,et al.Saxagliptin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2013,369(14):1317-1326.

[4]张桂娟,马民.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827-2828.

[5]Eftekhari M H,Akbarzadeh M,Dabbaghmanesh M H,et al.Impact of treatment with oral calcitriol on glucose indice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J].Asia Pac J Clin Nutr,2011,20(4):521.

[6]Grøntved A,Rimm E B,Willett W C,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weight training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men[J]. Arch Intern Med,2012,172(17):1306-1312.

[7]王欣国,徐燕,丁晔,等.社区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及生存质量现状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69-69.

[8]Schauer P R,Kashyap S R,Wolski K,et al.Bariatric surgery versus intensive medical therapy in obese patients with diabetes[J].N Engl J Med,2012,366(17):1567-1576.

通讯作者:秦贵军,E-mail:hyqingj@zzu.edu.cn。

【中图分类号】R 587.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13

(收稿日期:2016-01-06)

猜你喜欢
医疗保健达标率病程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医疗保健和技术:数字医学的开端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谷歌探寻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保健的方法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转变探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