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2016-07-18 08:33李如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李如云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超声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李如云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超声科河南 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维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肢体畸形胎儿30例,均在产后得到证实。所有产妇产前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并同产后肢体结构进行对比,对两种产前检查方法在肢体畸形的病变细节和病变部位检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可为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描述提供准确的信息,同二维超声相比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超声三维成像模式;产前筛查

胎儿肢体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畸形类型,包括多种种类和部位畸形,致畸原因复杂。临床研究证实,严重肢体畸形会对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负担[1]。产前超声筛查是一种有效的胎儿肢体畸形筛查方法,以往临床主要依赖于二维超声诊断,但是其检出率有限。本次研究为探讨超声三维成像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随机选取收治的畸形胎儿30例,并对其产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肢体畸形胎儿30例,均在产后得到证实,孕周分布为18~33周。

1.2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采用GE-Voluson E8、730 Expert及730 Prov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30例胎儿实施产前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4.0~8.0 MHz,分别进行二维、实时三维和静态三维超声扫查。其中肢体检查行连续顺序追踪,对胎儿四肢进行检查,包括足、腓骨、胫骨、股骨、手、桡骨、尺骨、肱骨;对于孕28周以上胎儿,应对其肢体进行详细检查,测量肱骨和股骨长度。在对手足姿势异常进行检查时,应对手足运动进行至少2次以上观察,若多次扫查声像特征相同方可明确诊断。对于明确的肢体畸形,对其进行测量、记录,并在超声工作站内对畸形部位进行后处理;对于可疑区域,保持探头稳定,选择骨骼模式、表面模式等采集四维图像,取得详细的3D/4D图像。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肢体畸形胎儿均在产后得到证实,共包括67处病变部位。其中10种上肢畸形:并指、多指、分裂足、手掌缺如、上肢缺如、桡骨发育不全等;8种下肢畸形:足内翻、足缺如、胫腓骨缺如、分裂足、脚趾姿势异常、多趾等。产前二维超声共检出22例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为73.33%;三维超声共计检出28例,检出率为93.33%。产前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产前三维超声共计漏检2例3处畸形,包括2处多指,1处缺指。

注:A:多指畸形;B:分裂足畸形;C:马蹄足内翻畸形。

图1部分胎儿肢体畸形三维超声诊断

3讨论

胎儿肢体畸形指的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引起胎儿肢体软组织和骨骼系统形态结构出现异常[2]。尽管多数肢体畸形并不会对宫内胎儿存活造成影响,但由于绝大部分肢体畸形均无法进行有效矫治,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当前,二维超声仍是主要的产前诊断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根据解剖的连续性沿肢体伸展方向实施检查,但其诊断结构易受到胎儿羊水量和体位的影响。同二维超声成像相比,三维超声成像可对胎儿表面结构进行直观显示,便于操作者对图像进行全方位观察,有利于对缺陷程度进行精确评估,具有较高的畸形诊断价值[3]。在本次研究中产前三维超声检查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二维超声检查(P<0.05),表明产前三维超声检查是一种可靠的胎儿肢体畸形诊断方法。

同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利用表面成像等多种模式可有效显示肢体圆度和手足立体形态,从而为产前畸形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足畸形、分裂手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儿常伴随指列缺损,脚趾或手指长短不一或存在融合倾向,采用二维超声多无法准确诊断,而在三维超声中,可清晰显示畸形部位形态(见图1)。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三维超声筛查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胎动频繁、胎体遮挡、胎儿体位及羊水过少等多种因素均会对三维超声成像结果造成影响。本次研究中,2例胎儿经三维超声检查漏诊,主要与羊水偏少和妊娠晚期胎儿体位不佳有关。

综上所述,三维超声可为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描述提供准确的信息,同二维超声相比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怡,张超学,赵晟,等.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相关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2):1805-1807.

[2]杨炜,杨萌.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2):107-108.

[3]孙东艳,徐力,谷伟,等.分析探讨产前超声诊断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6-77.

【中图分类号】R 445.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76

(收稿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