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2016-07-18 08:33李蕊高剑波梁盼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病理特征

李蕊 高剑波 梁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李蕊高剑波梁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河南 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资料,总结该病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9例患者年龄30~64岁,女13例,男6例。19例均为单发腹膜后肿块,11例边界不清,15例伴多发囊变坏死。瘤体较大,最大径4.4~15.3 cm。8例侵犯临近大血管,其中7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侵犯左侧髂外静脉。3例发生肺、腹膜后及膈下多发浸润转移。CT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1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9例静脉期均持续性轻度强化。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率最高(16/16),结蛋白(Desmin)、角蛋白(CK)、钙结合蛋白(S-100)阳性表达结果分别为10/15、3/13、2/10。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以女性多见,瘤体较大且多伴局灶性囊变坏死,CT增强扫描实质成分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有血管受侵倾向,免疫组化示SMA阳性率最高,CT表现及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CT;病理特征

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是起源于平滑肌细胞的间质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胃肠道及子宫,偶可见于腹膜后、膀胱、输尿管等部位[1]。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eiomyosarcoma,PRLS)位于腹膜后潜在腔隙,呈侵袭性生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多因上腹部不适体检发现腹部包块。手术切除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放疗和化疗的治疗价值仍在探索中[2-3]。CT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的影像学论著较少,临床及影像对其认识不足。笔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PRLS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PRLS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0月至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PRLS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在除外未经CT双期增强检查及扫描图像质量欠佳患者(4例)后,共19例PRLS患者纳入本此研究中,其中女13例,男6例,年龄30~64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的腹部巨大肿块(16例),左下腹疼痛伴左下肢酸痛无力(1例),腹膜后肿物切除后复发(2例)。

1.2扫描方法及图像分析本组病例采用Philips Briliance16排CT及GE Discovery 750 HD CT扫描机检查。前者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50 mA;后者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采用自动毫安。两者扫描层厚均为5 mm,重建厚度、重建间隔均为3 mm。先行全腹部常规平扫,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50 mg I/L),对比剂量为1.5 ml/kg,注射流率为 3.0~4.0 ml/s,分别于注射开始后30 s(动脉期)、60~70 s(静脉期)进行扫描。

1.3图像分析结合临床资料,由2名高年资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分析CT征象,包括病变形态、密度、边界、肿块的最大径及增强前后CT值、强化特征、周围侵犯及转移等,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

1.4病理及免疫组化方法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片,行常规HE染色,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的有16例,免疫组化应用SP法,选用的抗体指标有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角蛋白(CK)、钙结合蛋白(S-100)等。所有患者的病理标本切片均经本院同一病理医师复阅无误。

2结果

2.1CT表现

2.1.1病变部位19例肿块均为单发,位于左侧上中腹膜后间隙10例,位于右侧上中腹膜后间隙8例,位于左下腹膜后间隙至盆底1例。

2.1.2形态及边界17例形态不规整,呈分叶状,2例呈类圆形,肿块最大径范围4.4~15.3 cm。8例边界清晰,11例边界不清,7例侵犯下腔静脉(图1A,1B),1例侵犯左侧髂外静脉(图1C)。

2.1.3肿块密度4例密度较均匀,15例密度不均,内可见多发囊变坏死区(图1C,1D,1E)。

2.1.4强化方式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平均为40 HU,7例动脉期CT值平均为79 HU,呈中度强化,瘤体较大时可见线状滋养血管影(图1D),静脉期CT值平均为93 HU,呈轻度渐进性强化;12例动脉期CT值平均为53 HU,呈轻度强化,静脉期CT值平均为 64 HU,呈轻度渐进性强化。增强扫描19例均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且越靠近肿瘤周边区域其强化程度越高。

2.1.5远处转移3例发生肺、腹膜后及膈下多发浸润转移。2例可见腹膜后肿大淋巴结转移(图1F)。

A:右肾前间隙PRLS,增强示动脉期肿瘤中度不均匀强化;B:右肾前间隙PRLS,增强示静脉期持续性轻度强化,侵犯下腔静脉(箭头);C:左下腹膜后间隙至盆底PRLS,增强示肿瘤侵犯左侧髂外静脉(箭头);D:左下腹膜后间隙至盆底PRLS,较大瘤体内见线状滋养血管影(箭头);E:左侧肾后间隙PRLS,左肾受压向前上方移位;F:左侧肾后间隙PRLS,腹膜后肿大淋巴结转移(箭头)。

图1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CT图像

2.2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6例为穿刺病理,13例为手术病理。19例镜下组织病理学共同特点为:肿瘤细胞多呈梭形,核居中,核大且染色深,多呈交织条束状排列,部分区域瘤细胞排列杂乱伴坏死(图2)。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SMA阳性率最高。

图2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病理切片(HE×100)

标记项目阳性例数阴性例数合计阳性率SMA16016100.0Desmin1051566.7CK3101323.1S-100281020.0

3讨论

PRLS发病率占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第2位[4],肿瘤起源于腹膜后的平滑肌组织,包括血管平滑肌、腹膜后潜在间隙平滑肌、胚胎残余平滑肌等[5]。PRLS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文献报道女性多于男性[6]。本研究病例平均年龄48岁,13例女性,6例男性;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少见;均为单侧发病,11例左侧,8例右侧;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多为腹膜后无痛性巨大肿块。16例为体检发现腹膜后占位,1例因肿瘤侵犯左侧髂外静脉出现左下腹疼痛伴左下肢酸痛无力,2例为腹膜后肿物切除后复发。

PRLS由于位置较深,在出现临床症状及明确诊断前体积往往可以生长到很大,本组病灶直径平均8.7 cm,肿瘤体积越大,患者术后生存期往往越短,这可能与肿瘤体积较大广泛压迫和浸润周围组织结构,术中不易完全切除有关。CT平扫实质成分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肿块,囊变坏死常见,钙化并非其特征性表现,但也有文献报道[7]。15例内可见囊变坏死区,19例均未见出血及钙化。平滑肌肉瘤因肿瘤含丰富的纤维组织,CT增强扫描实质成分有延迟强化的特点[8]。7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1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9例静脉期均持续性轻度强化,越靠近肿瘤的周边区域强化程度越高。这一现象提示与肿瘤中央区域相比,肿瘤周边部分可能具有更高的微血管密度和细胞密度,肿瘤生长活跃并容易突破包膜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有文献报道肿瘤常与下腔静脉、主动脉分界不清[9]。7例累及下腔静脉,1例累及左侧髂外静脉,这与肿瘤浸润性生长且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有关。PRLS恶性程度较高,术后易复发且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10]。2例术后原位复发,3例伴发肺、膈下、腹膜后多发转移,2例伴发腹膜后肿大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MA在该病的阳性率最高。

PRLS需要与腹膜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进行鉴别:①脂肪肉瘤:最常见的腹膜后原发肿瘤之一,以脂肪密度为主的肿块与该病相对容易鉴别,而与以软组织密度为主的脂肪肉瘤则较难鉴别[11],需借助病理结果。②淋巴瘤:常发生在腹膜后大血管旁或间隙,团块状分布,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虽包绕大血管但管腔无明显受压,“主动脉漂浮征”是其特征性表现[12]。③恶性神经鞘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境界多不清楚,边缘可见“晕样”改变及短毛刺征,平扫可见细胞密集区(Antoni A区)及细胞稀疏区(Antoni B区),两者密度差异明显,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斑块状、网格状、岛屿状强化[13]。④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常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类似于或稍低于肌肉密度,瘤内常见坏死,而钙化是此类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可呈团块状或结节状,既可位于肿瘤中央,也可位于外周[14]。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PNET因其发病年龄较小,易与平滑肌肉瘤相鉴别。

PRLS少见,临床及影像对其认识不足,术前容易误诊,当发现腹膜后较大不均匀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囊变坏死成分较多,增强实性成分轻中度渐进性强化,伴有临近大血管受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MA阳性表达,应首先考虑到该病的可能。CT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有助于科学评价肿瘤的特征、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合其临床及病理特征,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何莉,孟详喻,李凯莉,等.平滑肌肉瘤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11680-11684.

[2]Toulmonde M,Bonvalot S,Meeus P,et al.Retroperitoneal sarcomas:patterns of care at diagnosis,prognostic factors and focus on main histological subtypes:a multicenter analysis of the French Sarcoma Group[J].Ann Oncol,2014,25(3):735-742.

[3]赵旭东,李沛雨,黄晓辉,等.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0):891-894.

[4]Italiano A,Lagarde P,Bmlard C,et al.Genetic profiling identifies two classes of soft-tissue leiomyosarcomas with distinc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J].Clin Cancer Res,2013,19(5):1190-1196.

[5]周建军,王若冰,曾蒙苏,等.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动态增强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2):204-206.

[6]Mankin H J,Casas Ganem J,Kim J I,et al.Leiomyosarcoma of somatic soft tissu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4,(421):225-231.

[7]O’Sullivan P J,Harris A C,Munk P L.Radiological imaging features of non-uterine leiomyo sarcoma[J]. Br J Radiol,2008,81(961):73-81.

[8]陈曌,许乙凯,郭友.腹部平滑肌肉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8):1060-1061.

[9]Cantwell C P,Stack J.Abdominal aortic invasion by leiomyosarcoma[J]. Abdom Imaging 2006,31(1):120-122.

[10]Gronchi A,Pollock R.Surgery in retroperitoneal soft tissue sarcoma:a call for a consensus betwee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J].Ann Surg Oncol,2011,18(8):2107-2110.

[11]张帆,张雪林,梁洁,等.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3):351-354.

[12]刘红生,王改莲,董季平,等.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59-1062.

[13]周建军,曾蒙苏,严福华,等.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分类以及CT诊断和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35-1139.

[14]李仰康,周修国,蔡爱群,等.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0):1349-1351.

通讯作者:高剑波,E-mail:cjr.gaojianbo@vip.163.com。

【中图分类号】R 739.9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20

(收稿日期:2016-01-04)

猜你喜欢
病理特征
新疆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炎症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分析
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理研究
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