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NDS的影响

2016-07-18 08:44李建国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李建国

(新密市第一人民院 神经内科 河南 郑州 452370)



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NDS的影响

李建国

(新密市第一人民院 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452370)

【摘要】目的研究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TNF-α和ND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新密市第一人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戊乙奎醚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指数、ND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指数与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指数与N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注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清TNF-α指数,降低NDS评分,提高神经功能。

【关键词】戊乙奎醚;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TNF-α;NDS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中老年急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出现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部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病变坏死,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对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TNF-α和NDS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新密市第一人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5~84岁,平均(74.44±2.67)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8~86岁,平均(73.93±1.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30 mg依达拉奉静脉注射,2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1 mg戊乙奎醚静脉注射,1次/d,7 d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价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指数、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TNF-α指数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合免疫吸附方式进行检测。NDS评分采用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0~15分为神经功能轻度缺损,16~30分为神经功能中度缺损,31~45分为神经功能重度缺损[2]。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治愈为脑梗死症状完全消失,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完全恢复,显效为脑梗死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恢复,无效为脑梗死症状没有变化,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依旧,甚至更加严重[3]。

2结果

2.1TNF-α指数与NDS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指数与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指数与N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指数与

2.2总有效率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心脑血管危重症疾病,在中老年患者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4]。急性脑梗死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供血系统出现异常,导致脑部组织产生缺血、缺氧性病变,进而使患者脑部发生萎缩以及坏死,危害性极大,临床中具有极高的致残和致死率[5]。脑梗死疾病病情复杂,进展快速,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耳鸣、恶心、呕吐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急性脑梗死大多伴有多细胞因子介导炎症。TNF-α是人体内部一种多生物活性细胞因子,脑部组织不同程度的病变和坏死均会造成TNF-α的升高[6]。戊乙奎醚是一种抗胆碱性药物,具有极强的抗炎以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羟自由基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防止患者脑部梗死血管血流量的减少,改善神经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指数与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指数与N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注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清TNF-α指数,降低NDS评分,提高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超亮,张本超.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8):111.

[2]陈雁斌,何正初,雷勇前.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TNF-α和NDS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21):3141-3143.

[3]魏天.急性脑梗塞应用戊乙奎醚辅以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8):1765-1766.

[4]刘震宇.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戊乙奎醚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48.

[5]王培培,王雪丹,刘凤丽,等.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影响及疗效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2(35):137-139.

[6]张莉,闫佳兰,王丽,等.依达拉奉联合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清CRP、LP和FG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9):825-826.

【中图分类号】R 743.3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50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