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2016-07-18 08:45胡新苗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

胡新苗

(信阳市中心医院 眼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改良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胡新苗

(信阳市中心医院 眼科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和眼压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是指由于老化、遗传、辐射以及外伤等原因引起眼部晶状体代谢紊乱,致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产生浑浊[1]。青光眼是由于视神经萎缩以及视野缺损导致的眼部疾病,其诱发因素是患者眼压的增高。白内障和青光眼都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眼科疾病,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比较高[2]。本研究就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0.33±1.45)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4岁,平均(62.34±1.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①术前准备:患者眼压控制在25 mm Hg以下,手术开始前1 h,使用复方托呲卡胺眼液(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793)滴眼。②手术方法:麻醉后,固定眼位。在眼科显微镜下制作高约8 mm的结膜瓣,在上方2 mm制作约1/2巩膜厚度的反眉弓的切口,巩膜深至透明角膜。在穿刺进入前房,注入黏弹剂。在上方巩膜瓣穿刺入前房进行分离和分层,再使用Sinskey钩脱核至前房将核娩出。Simcoe套针清洗残余皮质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房。最后使用小梁咬切器放入巩膜瓣下咬除周边虹膜,缝合巩膜瓣。同时冲洗前房内部的黏弹剂,平展结膜瓣后进行缝合。③术后:给予患者消炎及抗并发症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炎症)发生情况,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

1.4疗效评价标准①视力。有效:视力水平明显提高;无效:视力水平无变化甚至降低。②眼压。有效:眼压明显减低;无效:眼压水平无变化甚至进一步升高。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视力和眼压观察组术后视力和眼压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并发症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3.33%(1/30),虹膜损伤的发生率为0.00%,前房炎症的发生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3/30)、13.33%(11/30)和10.0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白内障和青光眼都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病情复杂,康复时间漫长,并且容易反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视力会明显下降[3]。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患者失明,影响生活质量。白内障和青光眼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比较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主要的致盲疾病。临床上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但是传统的手术方法操作复杂、切口大、患者眼部损伤比较严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具有联合手术的优势,可以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不仅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带来的痛苦,还避免了多次手术带来的风险以及经济负担[5]。另外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炎症)发生率,是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视力和眼压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和前房炎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更加安全,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秋,胡金桥.改良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9):116-118.

[2]王岩,李若溪,王昕华.改良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167-1169.

[3]徐勇玲,陈凡,施凌平,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2):165-167.

[4]陈宾,马坚.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363-364.

[5]邓宗兵.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3,3(14):217.

【中图分类号】R 77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55

(收稿日期:2015-11-06)

猜你喜欢
小梁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联合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观察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临床分析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分析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填置游离小梁瓣的临床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效果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