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观察

2016-07-18 08:45罗鑫城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

罗鑫城

(光山县人民医院 河南 信阳 465450)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观察

罗鑫城

(光山县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465450)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以丰富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予。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rris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显著,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以创伤性ANFH及非创伤性ANFH为两种主要类型,前者较后者而言临床治疗难度更大[1]。导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因素主要有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外伤性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等导致的髋关节周围损伤;而非创伤性因素主要有酒精、激素、代谢类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2]。本研究以收治的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47~71岁,平均(62.54±4.81)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48~72岁,平均(62.87±4.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具体如下:给予患者2~3 d的皮牵引后进行硬膜外麻醉,通过X线透视后开始复位术;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在X线透视的帮助下,放入3根导针于大粗隆下30 mm处并代替使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固定。观察组则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体如下:使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并进行全身麻醉,随后切开皮肤使股骨头以及髋臼缘得以充分暴露,当增生组织被清除后,根据髋臼情况进行手术。若髋臼缺损,则将髋关节假体先植入外杯,再植入内杯,随后进行髋关节复位。确保无脱位现象后进行创面清洗、引流管放置以及创口缝合等措施。

1.3疗效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rris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依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差。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优24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59%;对照组优9例,良18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2.97%。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分)

2.3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1/37),其中髋关节脱位0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关节松动0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其中髋关节脱位1例,下肢静脉栓塞0例,关节松动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原因在于股骨头较为特殊,其侧支血液循环少,一旦受到压迫以及损伤时,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3]。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与患者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以及年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发现,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4]。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广泛应用于青少年以及体质较弱的老年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优良率、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此外,临床医师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入路的选择,将创伤降低到最小,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有效率。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显著,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跃民.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术后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42-43.

[2]方红亮.不同手术方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04-105.

[3]林夏全.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0-11.

[4]魏立友,张宏伟,李新民,等.传统推拿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9):702-704.

【中图分类号】R 68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86

(收稿日期:2016-01-04)

猜你喜欢
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