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7-18 08:45付涛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风临床疗效

付涛

(长垣县中医院 中医内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付涛

(长垣县中医院 中医内科河南 新乡453400)

【摘要】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垣县中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和观察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化痰通腑汤治疗),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6.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对于中风急性期患者,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痰通腑汤;中风;临床疗效

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常发于中老年人。该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药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肯定。本研究采用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期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长垣县中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为43~62岁,平均(52.02±6.37)岁;发病时间为1~14 d,平均(5.78±2.80)d。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45~61岁,平均(51.95±6.42)岁;发病时间为1~15 d,平均(5.82±2.78)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包括吸氧、控制血压、脑保护、脱水降颅压、电解质与水平衡维持、营养支持以及感染防治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汤治疗。化痰通腑汤组方:全瓜萎30 g+生大黄10 g(后下)+胆南星10 g+芒硝6~9 g(冲服)。水煎,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中药组方。两组均维持治疗两周。

1.3疗效判定采用脑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左右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量、血管压力、外周阻力、脉搏波波速、特性阻抗、动态阻力、临界压、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根据检测结果按统一积分标准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根据治疗后脑血管功能综合评分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总评分≥80分;有效:总评分50~79分;无效:总评分<50分。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所占比例。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中风急性期患者常出现气虚血瘀、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临床症状。据多年临床经验证实,该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等造成巨大威胁。中风急性期具有多种类型,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针对热象明显的患者,在化痰通腑汤的基础上需要增加12 g黄芩、12 g栀子以及10 g丹皮;针对语言障碍患者,需要增加12 g石菖蒲以及6 g全蝎;针对年老体弱津亏患者,需要增加15 g麦冬和15 g生地黄;针对淤血症状较重患者,需要增加30 g鸡血藤、15 g丹参、10 g桃仁和10 g川芎;针对肝阳上亢患者,需要增加30 g生牡蛎、30 g生龙骨、30 g钩藤、15 g豨签草及12 g石决明;针对脑水肿患者,需要增加15 g益母草、15 g牛膝和15 g泽兰;针对神志不清患者,需要增加安宫牛黄丸[2]。只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治疗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风病理:痰瘀互阻到最后升降失常、中焦壅滞,进一步致使气郁化火、肝失疏泄,最终导致浊毒上逆、痰浊化热、腑气不通、毒损脑络[3]。中医认为,中风与痰、瘀、虚、风、火等因素具有密切的联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急性期主要以标实为主。因此,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治疗需要利用全瓜萎(清热化痰)、生大黄(荡涤胃肠积滞、通腑化浊)、胆南星(熄风化痰清热)、芒硝(通腑导滞)所构成的化痰通腑汤,全面通腑导滞、清热化痰等,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化痰通腑汤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0%)高于对照组(56.0%),充分证明了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这也说明化痰通腑汤安全性较高。

总之,对于中风急性期患者,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耿建领.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1):96-97.

[2]刘海英,张伦忠.清热化痰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1,33(10):1491-1492.

[3]孔刚,王英婷.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44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17):42-43.

【中图分类号】R 614.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104

(收稿日期:2015-12-03)

猜你喜欢
中风临床疗效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风后复健可针药并用
乍暖还寒时节,警惕中风发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