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研究

2016-07-22 08:27黄宗宣黄迎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心衰

盛 芬, 黄宗宣, 黄迎迎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研究

盛芬, 黄宗宣, 黄迎迎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心衰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流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抢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标准化护理程序。对2组心衰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致死率、致残率、急救反应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标准化护理程序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 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后,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后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急救反应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对心力衰竭抢救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55%, 对照组为89.5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标准化护理程序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程序; 重症监护室; 心衰

心力衰竭多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心排血功能,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淤血等症状[1]。心衰是心血管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若不及时发现给予抢救和护理,患者在短时间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易出现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极高。对整体护理流程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严谨有序的护理程序对抢救工作至关重要[2-3]。本研究在重症监护室对心衰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操作和配合过程实施标准话护理程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心衰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流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男36例,女31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1.4±7.1)岁,对照组男35例,女32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2.3±7.4)岁。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抢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标准化护理程序。具体包括: ① 抢救护理: 重症监护室患者大多病重,护理人员应全力配合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体温、精神状态。主动采取抢救、护理措施。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给氧等。掌握常用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品种、方法、用法用量和服药后的疗效观察,熟知各种药物的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物,及时配合医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4]。② 心理护理: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对病情易产生紧张、焦虑及消极的情绪易加重病情,护理患者应运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安慰患者,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需求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抢救时沉着、冷静、严谨、有序和稳定患者的情绪,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向患者讲解相关病情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要对患者家属进行随时沟通和交流,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5-6]。③ 健康宣教: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室,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脏护理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若有突发状况,患者或家属可及时做出正确反应。控制快速心率失常防止血压突然升高。帮助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适当的活动量;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定期复诊,同时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随访[7]。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在重症监护室对心衰患者进行抢救期间临床效果、病死率、致残率、急救反应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急救反应时间指疾病发生后接受专业救治的时间;院内反应时间指患者到达医院后,相关科室对患者实施进一不救治的时间。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比较

2组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后,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的比较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护理后病死率、致残率、急救反应

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后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急救反应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护理后病死率、致残率、急救反应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对于重症监护室中心力衰竭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抢救成功率产生直接影响,是决定患者能否顺利度过危险期的关键因素,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产生巨大的影响。该项护理工作应严谨、有序、合理地进行。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实施主要使抢救护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促使整个抢救工作有序顺利的进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8]。对护理管理、护理技能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均有很大的考验。因此,重症监护室的相关护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在实际护理服务过程中,应做到各项操作娴熟,快而不乱,做好基础的抢救护理,确保患者病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多数病情较为严重,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提高治疗依从性,利于病情的稳定及恢复[9]。在健康宣教方面,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熟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10]。

本研究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分别从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3个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实施抢救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的情绪,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及战胜疾病。同时定期向患者进行宣传健康教育,一方面使患者及家属对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11-12]。临床上常以心率的增快程度作为判断心功能是否健全的一个指标,患者心率的变化情况与心衰的好转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可有效对患者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13-14]。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其心率减慢更为显著,且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果表明,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有效降低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度[15-16]。研究结果也显示,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同时可显著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这表明,对重视监护室心衰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是可行的,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及院内反应时间,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

参考文献

[1]南兴建, 于芳, 丁仕文. 全程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0): 80-81.

[2]Rathman L. Heart Failure Nursing Certification[J]. Heart & Lung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015, 44(3): 265.

[3]Boyne J, Beijer M, Bree A, et al. P194 The development of a peer-review system in heart failure nursing care[J].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11(1): S42.

[4]张秀兰.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观察[J]. 中外医疗, 2013, 32(19): 160-161.

[5]于晖. 强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识以及症状缓解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6(5): 1146-1147, 1148.

[6]田甜, 魏金玲. 强化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5(7): 1691-1693.

[7]陈卓. 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药物与人, 2014, 19(12): 257-257.

[8]王丽娟, 张钊华, 郭镜.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1, 16(8): 65-66.

[9]武露.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13(9): 144-145.

[10]胡新君, 张颖, 王倩, 等. 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8): 12-15.

[11]马婷, 岳雯. 重症监护室心肌梗死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 2014, 24(4): 2473.

[12]徐娟.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9(14): 48-49.

[13]边圆. 急性心衰早期预警评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 山东大学, 2015.

[14]甘家琴.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围产期护理分析[J]. 大家健康, 2014, 16(1): 248-248.

[15]渠爱萍.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J]. 中外医疗, 2013, 32(32): 141-142.

[16]刘颖.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实践[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19(7): 198-199.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observation of diseas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HENG Fen, HUANG Zongxuan, HUANG Yingying

(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Jining,Jining,Shandong, 272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observation of diseas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A total of 134 cases with heart failure in ICU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7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patients care process. Routine care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tandardization care such as rescued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The clinical efficacy, heart failure after care, mortality, morbidity, hospital emergency response time, hospital response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standardized nursin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reatment before and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routine care,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nursing before(P>0.05). After standardized care, mortality, morbid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edical emergency response time and hospital reac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during rescue was 95.5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9.5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Standardized care procedures for ICU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it is conducive to the health of patients.

KEYWORDS:standardization nursing program; ICU; heart failure

收稿日期:2016-02-25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008-03

DOI:10.7619/jcmp.20161200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心衰的药膳调理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难治性心衰的治疗进展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