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干预在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2016-07-22 08:27刘东艳任丽娟马国华惠望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行为冠心病

刘东艳, 潘 湦, 任丽娟, 马国华, 惠望春

(陕西省友谊医院, 1. 社区科; 2. 急诊科; 3. 防保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社区综合干预在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刘东艳1, 潘湦2, 任丽娟1, 马国华1, 惠望春3

(陕西省友谊医院, 1. 社区科; 2. 急诊科; 3. 防保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析社区综合干预在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与社区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对比2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效果、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等情况。结果试验组饮食控制(4.49±0.51)分、遵医嘱服药(6.35±0.43)分、定期复查(1.53±0.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3.45±0.52)分、遵医嘱服药(4.46±0.46)分、定期复查(0.99±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健康生活方式评分(117.46±13.6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54±1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养老的冠心病患者接受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护理效果显著,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关键词:冠心病; 社区综合干预; 自我管理行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疾病,是由人体血管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病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变化等造成的,是一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疾病,在发病时常伴有心绞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冠心病的诱发因素较多,且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也存在较大联系,故治疗与护理方法的可选择种类颇多[3],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是当前医学发展形势下医务人员所热衷的研究话题。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地接受诊治,因此,选择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尤为重要[4]。为进一步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在居家养老的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本院特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居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1~86岁,平均(78.76±11.33)岁,病程2~18年,平均(10.85±4.13)年,合并症为高血压17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18例。试验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62~88岁,平均(79.53±11.75)岁,病程2~19年,平均(10.69±4.48)年,合并症为高血压15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20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① 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 ② 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标准[5],并有明显临床症状; ③ 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接受护理干预,并能够配合完成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护理,主要有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试验组: ① 病情监测的指导,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告知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血压、血糖和血脂以及肝功能等; ② 活动无耐力的护理,首先对患者的活动能力及受限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指导患者适当行身体锻炼或体力劳动等,避免患者在长时间工作中精神状态过度紧张,逐渐提高其活动耐受力,并及时处理活动过程中的不良症状等; ③ 疾病知识指导,冠心病患者改善临床症状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故应合理安排患者饮食,保证低盐低脂的优质饮食,嘱患者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避免引起冠心病和心绞痛的诱因;④ 给予患者用药指导,指导其出院后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增减用药剂量等,确保用药的疗效。

1.3观察指标

① 分别对2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等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观察,对每条项目评分并记录分析。② 根据有Walker建立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量表,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评分,其中条目包括运动锻炼、人际关系、营养、压力管理、自我实现等,总分为192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护理干预效果

试验组饮食控制、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健康生活方式评分

试验组研究对象护理后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对比±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循环系统常见病种,其发病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且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存在一定联系,长时间酗酒、吸烟的患者或血压长期高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其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6]。冠心病的发病相对较为频繁,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且长期居家养老的患者在发病后并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故社区治疗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7]。社区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资料,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在家养老,活动不便,去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的机会较少,故社区卫生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医院的医疗服务[8]。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经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护理后,其饮食控制评分、遵医嘱用药评分、按时复查评分均明显较高,且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饮食、生活习惯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尤为重要[9]。冠心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疾病监测、运动疗法、饮食治疗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5个重要原则[10-11]。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有很大影响,社区医务人员可定期为患者检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监测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接受医疗服务,并可积极发挥患者自身的重要作用,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2-13]。

社区综合干预护理可根据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以及心理变化情况,对其饮食、生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设计,为患者提供全面方便的医疗保障,大大减少了患者到医院就医的繁琐程序[14]。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因其全面周到的服务和管理,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发展趋势极其迅猛[15]。开展社区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是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能够确保患者掌握积极正确的治疗疾病的方法,避免其受一些虚假信息诱惑,从而接受更加科学规范的治疗。冠心病患者接受连续性的社区管理与护理,不仅能促进健康教育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疾病的控制,还可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影响重大[16]。社区综合干预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合理配置护理工作人员,并提高护士和医生的医疗水平,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相互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等[17-18],从而减少护理人员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延锦, 陈嘉, 曾颖, 等. 衡阳市社区冠心病高危人群护理干预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39(10): 1061-1066.

[2]郑旭君, 郑翠红, 陈楚, 等. 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压力状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7): 4966-4967.

[3]陈军平.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 7(4): 465-467.

[4]潘雪晖.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3, 26(7): 105-106.

[5]Leemrijse C J, Van-Dijk L, Jorstad H T, et al. The effects of Hartcoach, a life style intervention provided by telephone on the reduction of coronary risk factors: a randomised trial[J].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2, 6(12): 47-54.

[6]邓世昌, 张春梅, 香利强, 等. 社区中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2): 213-214, 216.

[7]周占林, 王宁夫, 钟益刚, 等. 社区强化管理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 13(5): 401-403.

[8]丁美华, 苏齐, 童燕青, 等. 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养老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5, 29(9C): 3374-3376.

[9]郑淑梅, 杨秀兰, 吕烨辉, 等.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6): 68-69.

[10]童芳, 黄新苑, 罗桂芳, 等.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的应用价值[J]. 中医药导报, 2014, 11(5): 129-132.

[11]阮芳, 梁榕, 王炎, 等. 社区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5, 24(6): 600-603.

[12]曾会云, 胡贤主. 社区健康教育对控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作用分析[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 20(5): 370-373.

[13]丁美华, 侯进, 沙莎. 居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11): 19-21.

[14]Azar D, Mohsen J, Shila K. Effects of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on maternal serum indicators of infection in women at risk for preterm delivery: A randornized trial comparing betamethasone and dexamethasone[J]. J Res Med Sci, 2012, 17(10): 911-917.

[15]周婷, 毛志锦, 付阿丹, 等.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3, 28(5): 75-78.

[16]孔淑贞, 蒋文慧, 李伟之, 等. 多学科团队自我管理在社区冠心病病人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5, 29(7B): 2456-2459.

[17]常丽娜. 健康管理对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社区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1): 137-138.

[18]张子文. 社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5): 62-63.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car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U Dongyan1,PAN Sheng2,REN Lijuan1,MA Guohua1,HUI Wangchun3

(1.CommunityDepartment; 2.EmergencyDepartment; 3.PreventionandSecurityDepartment,ShaanxiFriendshipHospital,Xi′an,Shaanxi, 710068)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car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A total of 100 ag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elf-management and healthy lifestyle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diet control score, prescribed medication score and periodic review score were (4.49±0.51) points, (6.35±0.43) points, and (1.53±0.06) 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were (3.45±0.52) points, (4.46±0.46 ) points, and (0.99±0.05)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ealthy lifestyl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7.46±13.66) 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6.54±11.26)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has significant efficac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t can improv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KEY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收稿日期:2016-03-24

中图分类号:R 4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011-03

DOI:10.7619/jcmp.201612004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行为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城市与农村的糖尿病足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认知行为干预对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动机性访谈对促进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授权教育对冠心病68例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控制现状的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