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8-03 03:57胡兴敏刘书娅贵州省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贵州六盘水553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西咪替丁丙种球蛋白

胡兴敏 刘书娅(贵州省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1)



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兴敏 刘书娅
(贵州省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1)

【摘要】目的 研究丙种球蛋白与西咪替丁相联合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过敏性紫癜小儿患者一共40例,然后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对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再给予西咪替丁治疗,实验组进行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结果 两组各项实验指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与西咪替丁相联合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能够较早的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丙种球蛋白;小儿;西咪替丁

过敏性紫癜在儿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研究报道,患儿要是不能得到及时诊治,他们的病情易慢慢发生改变,演变成治疗效果较差的紫癜性肾炎,这将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总共40例,然后将上述选择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0例,男12例,女8例,其中年龄最小是2.2岁,年龄最大是1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3.7)岁;患者中病程最短为4.51 d,最长为14 d。同时对照组患儿20例,男11例,女9例,其中年龄最小是2.1岁,年龄最大为1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3.3)岁;患儿中病程最短为4.48 d,最长为13 d。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从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两组患儿均进行隔离过敏源的处理,嘱咐每个患儿要做到充分卧床休息,并给予每个患儿维生素C、抗过敏类药物、钙剂以及一些止痛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患儿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西咪替丁的剂量为每次10~20 mg/kg,每天1~2次,患者连续使用7~14 d。而实验组除了需要给患儿进行西咪替丁治疗外,同时给予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使用西咪替丁的用法以及用量与对照组相同,丙种球蛋白为每天400 mg/kg,需要连续使用3 d。

1.3 疗效评定: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皮肤紫癜完全的消失,腹痛等消化道的一些症状消失,关节肿痛消失,同时大便隐血试验是阴性,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显示正常,就归为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皮肤紫癜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减少,出现的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的一些症状有所改善,尿蛋白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就归为好转;经过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上述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有的比以前更严重,就归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得到的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 14.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率的比较使用χ2进行检验,出现的均数比较选择t进行检验,如果P<0.05,表明它们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患儿得到痊愈、病情好转以及无效者分别为12、6、2例。对照组患儿得到痊愈、病情好转以及无效者分别为10、5、5例。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要高(P<0.05)。

2.2 实验组患者皮肤紫癜出现消退的时间要比对照组早(P<0.05),实验组患者消化道的一些症状得到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实验组患者关节肿痛得到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应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d)

表1 两组相应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d)

组 别  病例数(n) 皮肤紫癜得到消退的时间  消化道症状得到缓解的时间  关节肿痛得到缓解的时间  住院的时间对照组 20 15.1±3.2 4.9±1.9 4.8±1.7 16.8±3.2实验组 20 8.5±2.4 2.1±2.2 2.3±2.1 10.9±2.4

3 讨 论

目前关于过敏性紫癜相关的发病机制并不是完全清楚,只是发现其临床典型的症状包括了皮肤紫癜样皮疹、关节症状、血尿、腹痛以及蛋白尿等,有些严重的可累及到患者的心脏以及神经系统,从而使患者的病死率相对的增加[2]。研究报道,西咪替丁是H2受体阻滞剂,对胃酸的分泌能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这对改善皮肤黏膜出血以及腹部内脏出血这一状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可以减轻患者出现的水肿症状。丙种球蛋白可以改变抗体和抗原比例,可以使免疫复合物体积改变,从而利于机体进行清除,丙种球蛋白还可以降低人体IgE水平,使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以及血管损伤降低[3-6]。

本文的研究中,结果提示采用丙种球蛋白与西咪替丁相联合来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产生的临床效果是比较突出的,可以较早的使患儿症状得到改善,目前临床值得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显辉.浅谈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治的临床体会[J].医学研究,2010,31(2):31.

[2] 曹红,江华.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IgA、IgM、CRP水平变化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5(2):908.

[3] 王纯斌,单学赟,徐巧岚,等.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73例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5(4):6943.

[4] 周立霞.丙种球蛋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48-149.

[5] 宗媛华,李寿娇,刘春艳.丙种球蛋白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156例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5):63.

[6] 张伟东.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158-159.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095-01

猜你喜欢
过敏性紫癜西咪替丁丙种球蛋白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
维C银翘片辅助治疗对过敏性紫癜儿童IgA、IgG水平的影响研究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