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6-08-03 03:57赵丽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松原131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护理探讨

赵丽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松原 1314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护理探讨

赵丽杰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松原 131400)

【摘要】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痊愈7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 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药物治疗仍有不足之处,经过采取基础护理、心理等护理治疗,有助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护理;探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持续10~15 min,多在1 h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 h,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症状持续3 h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颈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常表现为单眼或大脑半球的症状。其视觉症状常表现为一过性黑蒙、雾视、视野中有黑点等,大脑半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或麻木。一侧脑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典型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病历资料,男65例,女15例;年龄65~74岁;病程1~3周。症状以一过性黑蒙、雾视、视野中有黑点,眩晕、头晕、构音障碍、发作性跌倒、共济失调、复视、眼球震颤、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障碍为主。

1.2 护理对策

1.2.1 安全指导: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由于一过性失明或眩晕,最容易跌倒和受到伤害,要对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①患者发作时协助其卧床休息,枕头的角度以15º~20º为宜,以保障头部血液供应顺畅。②嘱其患者应缓慢仰头或转动头部,同时,动作要轻柔,转动的幅度要适宜,不要太大,否则会因颈部活动过度、过急而导致发作,造成跌伤。③对发作频繁的患者严禁从事重体力劳动,同时在入厕、沐浴和外出活动时最好有家人陪伴。

1.2.2 运动指导: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充分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有效改善微循环,在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和降低体质量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①要积极向患者传递体育锻炼的正能量如选择适当的慢跑、散步、脚踏车等。②嘱患者要劳逸结合:在选择个体的文体活动时要把握好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

1.2.3 用药指导:①要严格遵医嘱正确服药,严禁自行随意更改、停用或外购药物服用。②要详细向患者告知所使用药物的作用机制、注意事项。③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使用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会出现皮肤出血点和青紫斑,极特殊的患者有诱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对应用阿司匹林、奥扎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时,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偶发皮疹或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上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处理。

1.2.4 病情观察:①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伴随症状,尤其对频繁发作的患者。②在警惕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面要注意观察做好患者肢体力量和感觉的比较,如有无减轻或加重;有无头痛、头晕或其他脑功能受损的症状。

1.2.5 饮食指导:①要让患者充分认识脑血管病的危害因素有肥胖、吸烟、酗酒、饮食等。②指导患者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a.禁止摄入容易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饮食因素,如高钠低钙、高肉类何高动物油;b.要选择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饮食:谷类、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同时,少吃糖类和甜食,忌食辛辣、油炸食物,忌暴饮暴食。注意粗细、荤素的搭配。c.戒烟、限酒。d.坚决控制食物热量,维持理想体质量。

1.2.6 心理指导:①保持愉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写字、绘画、下棋、集邮、音乐欣赏等。这些兴趣与爱好可协调、平衡神经系统的活动,使神经系统能更好的调节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活动,有利于控制血压和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②家庭融洽及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妇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可直接、长期地影响着患者的心情。③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增强疾病转归的信心。

2 结 果

见表1。

表1 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结果

3 结 论

不同病因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不同,一般椎-底动脉系统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较少,年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发生卒中的危险较低,单眼视觉症状的患者预后较好[1]。患者入院后针对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同时,护士及时准确地进行护理评估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笔者经过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治疗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疗效。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12.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38-01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护理探讨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