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几种常见问题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2016-08-06 16:08王丽芳
大科技 2016年32期
关键词:出线线电压重合

王丽芳

(国网福建南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几种常见问题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王丽芳

(国网福建南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对于变电站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技术人员在日常的维护工作开展中,加强对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深入分析,确保变电站能够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结合现阶段变电站运行操作的实际发展状况,可知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大其运行成本的同时影响着电力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需要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延长变电站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将对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几种常见问题进行必要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以便为电力生产活动开展中变电站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可靠的保障。

变电站;使用寿命;问题;改进措施;运行成本

加强对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常见问题的深入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消除这些问题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优化变电站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生产活动及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制定有关变电站正常运行的相关改进措施时,应加强对变电站组成结构及运行操作实际状况的深入理解,促使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处理,增强不同相关改进措施的适用性,推动现代化电力企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1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重合闸是否退出方面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为变电站运行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合闸的正常操作是否合理,关系着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关注重合闸是否退出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①在电力调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在开关下令停运之前未及时地退出自动重合闸,影响了重合闸的正常使用;②变电站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重合闸使用时未处于调令程序控制的范围内,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潜在地威胁;③电力技术人员对于重合闸何时退出的操作流程缺乏必要地了解,导致实际的操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重合闸合理运用的同时对变电站相关作业计划的有效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重合闸操作问题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改进促使,优化重合闸的服务功能,确保重合闸使用中能够达到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具体要求,降低相关故障的发生率。这些改进措施主要包括:①结合变电站运行操作行业技术规范的实际要求,开关停运之前应退出自动重合闸。操作人员应结合变电站运行操作的实际状况,加强对自动重合闸基本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②当自动重合闸未处于调令程序中时,应注重自动重合闸的合理操作,避免其使用过程中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变电站主保护退出的过程中,电力部门应加强审批流程的严格控制,促使自动重合闸使用中能够加强对短路接地故障的有效预防,确保开关跳闸次数能够符合变电站安全运行操作的相关要求;③加强操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有效培养,促使他们能够对自动重合闸的正确操作有着必要地了解,规范实际的操作行为,确保变电站工作中重合闸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某变电站母线间隔设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某变电站母线间隔设置示意图

2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母线电压互感器投退方面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结合现阶段变电站运行操作中母线电压互感器操作的实际状况,可知部分电力操作人员对于正确操作母线电压互感器的时机缺乏必要地认识。具体表现在:①某些操作人员拉开电压互感器时是在所有母线出线断开后,降低了母线电压互感器的服务效率;②操作人员对于母线电压互感器的具体操作流程缺乏必要地了解,可能会先断开电压互感器后在断开母线的所有出线,或者加部分母线的出线断开后再操作电压互感器,然后完成后续母线出线的操作,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潜在地威胁。

结合以上母线电压互感器操作的实际概况,可知需要明确正确的操作流程,确保母线的所有出线断开与电压互感器的操作相适应。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①当进行变电站母线维修作业计划时,拉开电压互感器之前应断开所有的母线;②当最后一根出线开关断开时,由于电路中连接的电容器及电压互感器之间容易形成串联谐振回路,容易产生较大的电流与电压。此时,电压互感器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三相弧光短路现象的出现。因此,拉开电压互感器应确保在最后一条出线开关断开完成后,增强电路保护效果的同时有效地避免谐振现象的出现。某变电站运行操作中电压幅值及相位计算结果误差如表1所示。

表1 某变电站运行操作中电压幅值及相位计算结果误差

3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消弧线圈改档时是否验电方面的问题及该机措施

作为变电站运行操作中较为频繁的操作部分,需要加强其中的消弧线圈改档操作的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很多的电力技术人员在系统未接地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消弧线圈改档操作,由于未采取任何有效的安全措施,给实际的操作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变电站运行时对消弧线圈改档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对拉开刀闸过程中消弧线圈内部线路故障的必要分析,采取专业的技术措施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残余电荷及悬浮电压,避免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瞬间放电现象,增强消弧线圈改档时的操作安全性。同时,需要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在进行消弧线圈改档操作之前落实验电作业计划,确定其中未存在残余电荷及悬浮电压后再开展实际操作计划,有效地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4 变电站运行中倒母线操作中母线侧刀闸方面的操作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为增强变电站运行安全性的重要举措,倒母线操作的合理性关系着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其中,需要确保母线侧刀闸的正确操作,优化倒母线操作流程。具体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①依次对每一个单元进行倒换操作。当上一个母线侧刀闸操作完成后,继续进行下一个;②所有单元的全部倒换操作。将所有的备用母线侧刀闸合上,一定时间对再拉开所有的母线侧刀闸。这两种操作方法在变电站倒母线操作中应用较为频繁,但实际产生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

当母线侧刀闸采用第一种方法时,耗费时间长,操作流程复杂,不宜推广使用。同时,结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操作要求,可知依次对每一个单元进行倒换操作往往会造成母线断路器跳闸故障的发生,最终出现了弧光断路现象,影响着倒母线操作的安全性。

当母线侧刀闸采用第二种方法时,由于母线断路器分闸的发生于负荷拉刀闸的使用之间有着密切地联系,客观地降低了弧光断路故障的发生率,保持倒母线操作中良好经济性的基础上确保了实际操作的安全性,市场应用前景良好。

5 变压器运行操作中标识牌是否调度方面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些电力局调度所在收到送电工区签发的线路工作票后$要对变电站的检修线路撤运。调度人员没有把已停开关及刀闸操作把手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这一项作为调令程序,出现了某些变电站只依照调令执行,有的变电站按习惯性的执行。当线路丁刀闸合上时便自行拿“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甚至是“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悬挂。有悬挂在控制开关把手上的,也有悬挂在开关及甲丙刀闸操作把手上的,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操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效地设置标识牌。可以增强设备及操作人员进入变电站现场的安全性,避免各种误操作的发生。因此,为了充分地发挥标识牌在变电站运行操作中的实际作用,应结合行业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加强标识牌的有效设置:当变电站运行中操作中线路上执行相关的作业计划时,应在开关及刀闸操作把手上设置醒目的标识牌,降低各种误操作的发生率,确保变电站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促使操作人员能够在良好的作业环境下完成各项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6 结束语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各种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影响着电力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也对后期电力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确保变电站运行操作中的各种问题能够达到快速地处理,全面提升变电站的整体生产水平,实现电力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推动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重视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存在问题分析与处理,对于未来智能电网应用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王文龙,关永林,关永宝.变电站运行操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5(9).

[2]东春亮,牛敏敏.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几种常见问题分析及其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

[3]郭宇祥,冯田,徐殿强.试论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几种常见问题分析及其改进措施[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24).

[4]马建会.关于变电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

TM63

A

1004-7344(2016)32-0121-02

2016-10-23

猜你喜欢
出线线电压重合
出发场咽喉区兼作编尾牵出线的场间联系方案
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柜烧毁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微电网储能系统下垂协调控制与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基于ANN模型的在线电压稳定裕度评估
带有母线电压控制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220kV线路重合闸运行分析
基于母线电压动态变化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表针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