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2016-08-09 07:55杨明珠高阿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重症肺炎小儿

杨明珠, 师 瑜, 高阿宁

(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 儿科, 陕西 咸阳, 712000)



持续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杨明珠, 师瑜, 高阿宁

(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 儿科, 陕西 咸阳, 712000)

关键词:持续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小儿

小儿重症肺炎是小儿常见的严重肺部疾病,占小儿重症的60%以上。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患儿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1]。本研究比较持续正压通气(CPAP)和经鼻吸氧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来本院救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2例,其中合并呼吸衰竭48例,合并心力衰竭16例,合并中毒性脑病8例。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发热咳嗽、心动过速等。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代谢性疾病或气胸等病例。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38个月,平均(19.2±6.8)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37个月,平均(20.5±5.9)个月。2组患儿在性别比、年龄、病情和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营养支持和降低心速等手段。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设置为1~2 L/min;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持续正压通气,经鼻给予8~12 L/min气量,氧浓度为30~60%。呼气末正压开始设为3~6 cmH2O,约合压力0.3~0.6 kPa。当血气分析接近正常值,稳定12~24 h后改为鼻吸氧,逐渐减少氧含量直至彻底停止。对于烦躁不安改用经口呼吸时采用安慰奶嘴,必要时采用水合氯醛镇静。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愈率。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心率和血气指标,包括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血液pH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64.37± 24.16) h,平均住院时间为(9.85±2.52) d, 治愈率为91.67%; 对照组患儿平均治疗时间为(236.94±25.32) h,平均住院时间为(13.74±2.48) d, 治愈率为69.44%。实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症状减轻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依次为(1.25±0.13)、(0.79±0.22)、(3.47±2.21)、(7.65±2.16)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75±0.36)、(1.48±0.18)、(5.26±2.68)、(9.47±2.42) d (P<0.01)。治疗前,2组患儿p(O2)、p(CO2)和血液pH值等血气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组患儿的p(O2)均增高,p(CO2)下降,血液的p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讨论

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呼吸的中枢控制功能不完善,肺容量和功能残气量和动脉血氧,分压较小,肺泡表面缺少表面活性物质,容易萎缩,所以肺部出现多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和水肿造成呼吸道堵塞,小儿易出现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且易累及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永久性伤害[3-6]。患儿肺部的炎症反应引起肺泡壁水肿增厚,表面活性物质被大量消耗,通气换气困难,进而导致肺不张、肺泡萎缩、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7-8]。传统的有创气管插管疗法虽然能够有效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呼吸机通气带来气体通路变化,有加重肺部感染的风险,安全性较差[9-10]。高浓度吸氧疗法能够及时缓解患儿的低氧血症,减轻缺氧引起的组织损伤,但这种方法和机械通气都能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加重肺部的炎症损伤,破坏表面活性因子的功能,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11]。

近年来,持续正压通气(CPAP)得到了广泛关注,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湿肺、感染性肺炎和肺不张等多种肺部疾病[12-13]。CPAP能保证呼吸循环中呼吸末的正压,保持呼吸道畅通和足够的肺部氧分压。治疗重症肺炎有多方面作用机制:可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减轻肺泡萎缩;增大气体弥散面,减少肺泡和动脉氧分压的差值;降低肺内分流量,升高肺动脉氧分压,缓解氧分压低时引起的血管痉挛和心脏负荷增加,减少缺血导致的重要器官损伤;减少呼吸做功和能量消耗,延缓使用呼吸机引起的疲劳。同时呼气末正压的保持能够有效防止气管软化或内陷引起的呼吸道阻塞,增加呼吸驱动力,增强呼吸中枢的反馈,减少呼吸暂停现象的发生率。CPAP通过混合空气和氧气使FiO2准确可调,满足了不同病情的患儿对不同浓度氧的要求。同时CPAP系统可检测氧浓度和气道压力,提供的气流的温度和湿度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可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持续正压通气的实验组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吸氧的对照组(P<0.01),且有更高的治愈率;实验组患儿呼吸困难和发绀症状减轻、心率恢复正常、肺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氧分压和血液pH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CPAP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改善肺功能。

参考文献

[1]金国信, 林宗泽, 吴亮, 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5): 773-774.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72-273.

[3]周岳琴, 王琴, 方昕.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23(6): 134-136.

[4]徐东晖.新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优先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3): 39-41.

[5]黄涛, 龙春根, 王丽, 等.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4): 73-74.

[6]杨怀武.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 2012, 18(8): 1268-1269.

[7]付素珍.应用高频通气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 (4): 450-451.

[8]万诚, 颜胜宇, 郑钢, 等.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8 (3): 132-134.

[9]孙裕强, 刘志.重症肺炎的困难撤机35例临床分析[A]//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624-625.

[10]江少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5(18): 550-551.

[11]朱莹雯, 丁晓春, 朱雪萍, 等.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7): 51-54.

[12]邸改秀.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和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2): 407-408.

[13]江文胜, 宋文辉, 奚云.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12): 1867-1869.

[14]翟敏, 李晓玲, 张玮, 等.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4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3): 239-240.

[15]马琴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8): 1264-1265.

收稿日期:2016-03-24

中图分类号:R 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3-134-02

DOI:10.7619/jcmp.201613046

猜你喜欢
重症肺炎小儿
小儿腹泻不要慌,中医贴敷来相帮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小儿推拿退热作用探讨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