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的探讨

2016-08-10 04:07瞿云明叶勇淼廖连美雷霏霏陈爱红谭晓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莲都区豇豆特色

瞿云明,叶勇淼,廖连美,雷霏霏,陈爱红,谭晓丽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丽水 323000)

丽水市莲都区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的探讨

瞿云明,叶勇淼,廖连美,雷霏霏,陈爱红,谭晓丽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丽水 323000)

分析丽水莲都区豇豆生产资源和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利用豇豆园的农业资源,培育农业新型业态,发展豇豆特色休闲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业态;特色;休闲农业;丽水莲都

文献著录格式:瞿云明,叶勇淼,廖连美,等.丽水市莲都区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47-49.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为载体,以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形态[1]。休闲农业是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一大产业,是未来旅游业的核心所在[2];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保护美化农村环境、传承农耕文明具有重要作用[3]。2013年《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和2015年《莲都区2015年民宿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的发布,对打造丽水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品牌,促进莲都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莲都区豇豆生产资源和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豇豆生产资源丰富,但生产方式传统,产业资源潜力发掘不够

莲都区豇豆产业资源十分丰富,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 000 hm2左右,产量约9万t。主产区在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豇豆生长的碧湖平原,其播种面积、产量占莲都区的75% 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的集产、供、销、加工等为一体的规模集聚优势产区。但整个产业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生产方式传统,农民种植效益相对不高,产业潜力发掘不够。

1.2 休闲农业的客源市场不大,消费能力不高,发展的潜力大

莲都区休闲农业经历自发发展(2002年以前)、数量扩张(2003-2009年)、规范发展(2010年至今)3个阶段。据2015年7月调查,具规模的休闲农业区(点)有60个,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 100万元,其中农家乐类型37个,其经营收入约占80%;莲都休闲农业客源市场以丽水游客为主,市内游客占86%;休闲农业旅游动机以观光和度假为主,分别占56%和39%,其余的有商务、健康疗养、文体科技等;从消费能力看,到莲都休闲旅游的游客人均消费不高,平均65.3元,其中餐饮消费占60.5%。其消费构成(表1)与省内休闲农业发达的县市相比,莲都区休闲农业的客源市场不大,消费能力不高,今后的发展潜力大。

表1 游客在莲都休闲旅游的人均消费基本构成情况

1.3 以农家乐为主要类型,未来发展的空间大

浙江省休闲农业产业形态多样,有休闲农庄、农业科技园、观光采摘基地、农业公园、农家乐村点等[4]。据2015年初步调查,莲都区休闲农业主要有农家乐村点、休闲农庄、农业科技园、观光采摘基地,但农家乐类占60%以上。

2 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休闲农业产品单一,莲都特色不够鲜明

莲都区已开发的以桃花、荷花、铁皮石斛花、皇菊花和白枇杷花为资源特色的“五彩莲都”以及在建的休闲农业中,大都是观光型产品,静态展示的多,真正能吸引游客的不多。虽有如采摘、种植等参与性的小活动,但能对游客产生较大吸引力和震撼力的参与性活动还很少,且多数项目文化内涵相对缺乏,地域特色的资源和文化开发深度不够,特色不明显。

2.2 特色农业资源没有充分发掘利用

因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划,莲都区的特色农业资源,除“五彩莲都”外,如豇豆园、茶园等没有充分发掘利用,还处于第一产业阶段。碧湖豇豆种植规模大,而且豇豆的花美,花期也较长,约40 d左右,如在品种、栽培等方面加以改进,豇豆园的美丽风光不亚于“五彩莲都”,是能吸引游客来体验莲都特色的风景资源。

2.3 人才匮乏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型经营业态,因此这一产业需要既懂旅游又懂农业的导游、营销、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4]。但莲都区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农民和工商业人员,且多数缺乏基本的农业知识,导游人员也不多,同时休闲农业的开发和研究水平层次低,其经营和管理人员水平也不高;从业人员培训也尚有不足。

3 传统豇豆产业向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

3.1 规模化的豇豆产业为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

供了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

莲都豇豆产业要想再创辉煌,走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创新。走休闲农业发展之路,是豇豆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豇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莲都碧湖豇豆产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2-10月,一片片豇豆园碧绿如染,为周边的湖光山色增添了无限诗意,这种优美的田园风光,能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对独特农业资源的开发,能吸引一大批游客来一睹那一大片绿叶中着生了白色、紫色、紫蓝色和黄色鲜花的豇豆园风采。

3.2 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发展休闲农业,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美化村貌、绿化道路、净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能提升丽水“天蓝、山青、水绿、地净”的自然环境,引导农民把耕读文明作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提高乡村文化内涵,带动有思想、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不断成长,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实现“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目标。

3.3 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是豇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

民增收的需要

豇豆是一种易于种植、普通常见的农作物,其生产具季节性,其生产本身不可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多数菜农还都处于温饱状态,这就需要拓宽思路,对传统产业进行发展创新,促进豇豆产业由单纯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宽产业链条和增值渠道,为以后亦农亦商的菜农创造增收的条件。

3.4“生态热”“农业旅游热”已成为都市人的追

求和渴望

进入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都市人已逐步失去了以往那种与自然和谐相依的环境。“生态热”“农业旅游热”满足了都市人的多种旅游需求,已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朴实的农民、自然的生机、健康的食品则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可以为都市游客提供“返璞归真、亲近泥土”的消费需求,还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

3.5 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是满足人们体验农家生活,享受农耕文化及精神生活的需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碧湖大片的豇豆园,依山傍景,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广大菜农耕种了土地,更是种植了“风景”,构成田园味极浓的农耕画面,可勾起游人浓浓的“乡愁”,使其沉浸于陶渊明般的回归感之中。人们可在紧张的城市工作之余,游憩于农庄菜园,尽享浓浓的民风乡土之情,品尝民间美食,体味乡村文化;另外,还能徜徉园区,亲手采摘新鲜的蔬菜,与菜农分享收获的喜悦,尽情享受假日所带来的快乐,实现和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4 创新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4.1 科学规划,建立莲都区特色的豇豆休闲农业园

4.1.1 建设豇豆休闲农业园的目标和原则

发展豇豆休闲农业园,首先要制定科学发展规划。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农为本,惠及城乡,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为原则,制定豇豆休闲农业园发展规划,创新发展、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以提高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4.1.2 豇豆休闲农业园的内容与构思

以建于碧湖的莲都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绿色蔬菜主导产业区和稻菜轮作区为基础,以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及工商资本企业为建设主体,依休闲农业设计理念,利用豇豆生产栽培管理技术,结合其他休闲设施与技术的应用与组合,建设一个能四季观光,兼有观赏、摄影、写生、劳作、品尝等多种休闲功能的豇豆休闲农业园。

4.1.3 豇豆休闲农业园的技术策略

以先进的休闲农业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农业与观光休闲技术,创新设计思想与方法,将豇豆品种、设施、技术及休闲农事操作跟园林学、景观学、旅游学原理与技术等科学组装配套开发,实现人们由生理、安全、荣誉到自我实现的多种功能,提高特色休闲农业的技术含量,增加特色休闲农业内容。

4.2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发展环境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建立和健全休闲农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指导和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

4.3 健全服务体系,增强发展后劲

构建以政府主导的休闲农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对豇豆休闲农业园发展战略、发展政策、发展模式、管理机制等的研究,增强管理的协调性和针对性。

4.4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地位

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积极弘扬“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5]。着力创建豇豆休闲农业园,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豇豆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好“秀山丽水,画乡莲都”的休闲农业特色品牌,提升休闲农业地位。

4.5 加强宣传及营销队伍的建设,提高经营水平

为扩大游客市场,在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的同时,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莲都豇豆休闲农业园;并充分依托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经营水平,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

[1]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3-75.

[2]郑玲.转化资源优势 实现尤溪休闲农业游跨跃发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480-483.

[3]辛燕.发展休闲农业的几个关键作用[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43.

[4]张建国.浙江休闲农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展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2):274-276,282.

[5]谭晓丽.浙江莲都区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与发展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3(3):51-52.

(责任编辑:张才德)

T U 986

A

0528-9017(2016)01-0047-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117

2015-12-12

瞿云明(1965-),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1:qqqy m@126.com。

猜你喜欢
莲都区豇豆特色
日出
特色种植促增收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豇豆先生变魔术
清淡豇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浅析莲都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莲都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腌酸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