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2016-08-16 06:18
新传奇 2016年25期
关键词:义利义利观道义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6月19日,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参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习近平抵达时,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总理武契奇在停车处热情迎接。钢厂工人和家属、当地市民数千人夹道欢迎。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外交秉持什么样的义利观,如何处理本国与他国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事业的发展与稳定,而且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非洲时首次提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并将这一重要外交思想贯穿于此后的中国外交之中。正是因为我国一直坚持这样的外交理念,才能不断扩大“朋友圈”。

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取利有道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习近平的外交义利观,首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义利观和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强调“君子义以为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传统义利观还提出了义利相合的辩证统一思想,如墨子提出,“义,利也”,阐明“义”与“利”的统一性。可以说,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取利有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工作把中华民族的义利观贯穿到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当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世界形势发展、惠及全球共同利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关系原则和外交理念。新中国开创性外交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正确义利观”的直接来源。

一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是坚持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不仅为制定合理的国际关系原则做出努力,而且长期坚持先义后利、义利兼顾的义利观,发扬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不仅从道义上而且从物质利益上大量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新中国把国际正义放在首位,对亚非拉国家提供国际主义援助,虽然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是却有力地支持了这些国家的民族独立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际关系中践行了大道正义。同时,中国也获得了道义的回馈,维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得到了这些国家的尊重、信任和支持。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就是非洲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去的。几十年来,我国在台湾、涉藏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也一直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坚定支持。

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

习近平对正确义利观的内涵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这一阐述,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关于义和利的核心理念,又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强调在国际关系中崇尚道德、秉持道义、主张公道、伸张正义,义在利先、利在义后的价值观念。

义是指道义。国家交往时应道义为先,要坚持平等相待,真诚友好,重诺守信,更要为维护各国的正当权利和合理诉求而仗义执言。利是指互利。要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决不能效仿资本家的唯利是图作法,也不能像有的国家那样只为实现本国的一己私利。在需要的时候,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习近平还指出:“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小用之身,先利而后义。”我国对外交往始终坚持弘义融利,追求义利兼顾、义大于利。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坚持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决不唯利是图、斤斤计较。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讲信义。“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要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重情义。“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

扬正义。主持公道、弘扬正义,致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特别是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

树道义。当前国际政治中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最大的缺失就是道义。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我们始终坚持做公道人、说公道话、办公道事。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互相尊重、和平发展是世界大义,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世界大利,两者并育,相辅相成。我们将始终弘扬正确义利观,致力于塑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国际先驱导报》2016.6.16、新华社2016.6.17等)

猜你喜欢
义利义利观道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北京义利经典味道百年情
面包老炮儿
论“正确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启示
义利“新生”?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坚持义利并举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