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搞“北斗”

2016-08-16 06:19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25期
关键词:海湾战争定位导航北斗

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搞“北斗”

如果我们只图省事和便宜,在中国的军事系统上安装美国GPS,后果则是灾难性的。因此,中国除了发展本国的定位导航系统,别无选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6日发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在卫星导航领域发表的第一部白皮书。

中国自主开发的北斗系统“北斗”,也是中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其原理是利用人造卫星来实现地球表面物体的精确定位。GPS由美国主导并在全世界应用了20多年。中国主导的北斗于2004年正式立项,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计划于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有人可能会问,美国的GPS不仅对全世界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免费使用的,咱中国人还有必要烧钱去做这样一个系统吗?况且我们做的很可能还不如人家的好,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吗?这种观点和思想,在北斗项目启动之初就有人提出过,至今还有不少人以北斗不如GPS为由,一再提及这一论调。真相果真如此吗?

GPS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时光回溯25年,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年1 月1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进攻。

就其军事意义而言,海湾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这场战争是一次高科技之战。可以说,海湾战争是二战后美国高技术武器的一次集中配合大演练。在诸多高端军事技术中,GPS是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

2012年11月14日,北斗导航系统规划模型亮相珠海航展

海湾战争爆发时,美国GPS系统还未完全建成,但美国军方果断地提前将其投入使用。当时美军的导航卫星,只有15颗,每天提供15小时的服务。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只有15颗卫星的还不成熟的GPS系统,也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在中东茫茫的沙漠中,GPS为美军提供了精确定位服务,以至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理查德·切尼就曾坦率地说:“GPS对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伊拉克绝对不会想到,在没有任何地形特征的情况下,我军能够胜利地横穿西部沙漠。”在美军的高密度空袭中,GPS为数百架战机提供精确导航,尤其是大大提高了美军F-16和B-52战机的攻击精度,隐身战机和巡航导弹几乎也全部依靠GPS来选择最佳的隐蔽进攻路线。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果断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用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取代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将其作为海、陆、空军事力量的主要导航手段。

海湾战争让世人看到,原来卫星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开发潜力,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和产品可以直接成为军事系统和尖端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重新燃起了大国间的太空竞争,所以海湾战争之后,研发属于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成为大国的首选目标。

为什么要研发自己的GPS

早在1980年代初,以“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为首的科学家团体就提出了双星定位方案,但因经济条件等种种原因被搁置了。而海湾战争美国GPS在远距离作战中的成功应用,让中国受到震动。于是,研制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就被紧急提上日程并立即启动,几经波折,终于发展成现在的第二代中国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现在,话题回到中国应该投入巨资独立研制开发还是借助美国免费的GPS的老问题上。其实,美国GPS“免费”使用完全是其技术特点决定的。GPS是单向通信体制,跟广播电视塔类似。比如,广播电视塔只管发射信号,到底有1个收音机听还是1万个收音机听,广播电视塔是不知道的。GPS系统亦是如此,24颗工作卫星只管不停地向地面发信号,具体是谁在接收并使用这些信号,它是根本不知情的,既然不知情,那又如何收费呢?而且,尽管GPS信号免费,但使用GPS的产品可不是免费的。要知道,依托这套“免费”的系统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产业,美国与之相关的高科技产业显然是受益者。另外,GPS免费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国家软实力,这显然也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如果我们只图省事和便宜,在中国的军事系统上安装美国GPS,后果则是灾难性的。这是因为,美国GPS开放的只是民码,定位精度比美国军方使用的军码差了十倍。更重要的是,一旦中美有战争之虞,人家顺手把GPS民码停掉,你这边连指南针可能都用不了了,何谈作战。而且也不排除美国通过技术手段干扰GPS系统的正常使用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因此,中国除了发展本国的定位导航系统,别无选择。

功能小到叫车,大到南海维权

目前,北斗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系统在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式设备等个人消费领域得到应用。

在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只要你能想得到,都可以去应用”。有很多应用方式超出人们的想象。例如,在车联网上,北斗可以解决车辆安全情况报告,减少空载率;在船联网上,北斗可以实现应急救援、灾情预报、天气预报等;在物联网上,北斗也能够实现产品追溯、食品安全监管等。

北斗系统的一个简单版本已安装在很多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上。该系统的一种更加复杂且精确的版本已被中国政府用于情报收集。

冉承其称,对手机而言,目前该系统的精确度约为10米,但这将得到大幅改进,并且将惠及各方使用者。冉承其说,十米将变为分米,变为厘米。这等同于精确性大大提高。他说,举例而言,如果我们用精确度这么高的手机叫一辆出租车,我们不需要告诉司机我们在哪里,因为出租车将直接开到我们所在的地方。

北斗虽然在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系统,但报道称,不像GPS等其他卫星定位系统,北斗系统可以直接被用来收集情报。北斗终端能够与卫星进行通信,以得到指示或发出信息。冉承其称,中国沿海的4万多条渔船上都装了北斗的应用终端。此前有报道称,南中国海岛屿的中国灯塔使用了北斗导航的遥测遥控的终端,以加强中国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

举例而言,一座灯塔能记录并确认经过附近的每一艘船只并将任何敏感信息传送至北京。

北斗系统还能令政府得以了解成千上万艘渔船的行踪,并在这些船只在有争议海域遇到问题时及时采取行动。

(财新网2016.6.18、参考消息网2016.6.20等)

猜你喜欢
海湾战争定位导航北斗
北斗时钟盘
校园智能车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北斗系统全面应用为“一带一路”定位导航(3)
北斗系统全面应用为“一带一路”定位导航(2)
北斗系统全面应用为“一带一路”定位导航(1)
海湾战争中的电子战运用及其启示
海湾战争中空降作战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