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的创造性思维

2016-08-26 14:55韩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创造性高中语文

韩勇

摘要:诗词是我国语言的精粹,其深厚的人文底蕴、瑰丽精炼的文字,对提高文学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大有裨益。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欣赏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为了顺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是大势所趋。本文围绕审美观与创新意识展开阐述。鉴于此,本文通过一定的研究学习对此做一探究。

关键词:创造性;诗词欣赏;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03

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与创造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思忖的问题。根据研究表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欣赏教学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一定助益。因此,在高中诗词欣赏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尽可能的教学新手段,主要围绕如何打造新颖而有实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也为以后陶冶个人情操夯实基础。

一、诗词欣赏教学的功能

语文的基本功能就是语言文字的应用,即读写能力的综合素质。诗词文体因其唯美的意境和内涵,历来都是体现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镜子。

1. 培养审美观照功能

所谓审美观照从本质讲即是对美的认知、关注、思忖、应用,由此也可以引申为对美感的“把握”,简言之就是审美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审美观照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有一定迥异,因为审美观照除对美的欣赏以外,还要要求审美主体结合对事物的主观认知,从而自发的探究美最终能够娴熟地表达美,由此可见审美观照是将对美感认知凸显出来的渠道,从本质上讲即是审美与创造融合的一种特殊形式。然而,诗词鉴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因为在诗词欣赏教学过程中,学生仔细体味评鉴字字斟酌便可以体会文字之美;随着深入地探究诗词的意境美感,学生从中可以汲取情感的营养;最后通过对诗词思想感情的进一步探究便可以得到人文关怀。除此之外,诗词欣赏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由于较为深入的探究,学生对诗词的体会也不仅仅停留在句读的认知,更有可能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2. 促进思想道德的升华

诗词作为我国文学的精粹所在,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其优美瑰丽的文字的语言美以及对仗押韵的格式美,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其包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聚集百家哲思的人文美。因此,通过高中诗词欣赏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通过对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素养。譬如欣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以体味爱国情思培养家国情怀;欣赏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领略大好河山的壮丽之美;欣赏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体味旷达恬淡的志向。总而言之,通过诗词欣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基于高中诗词欣赏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需要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一门“绝技”。关键是看自己所带学生的语文基本功,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安排。

1.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一般情况下,人的灵感往往都是在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才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且据有关研究报道显示,人在压抑的环境下思维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要想在高中诗词欣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就应该为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品味意境,促进创造能力

意境是诗歌表达的最高境界,这毋庸置疑,对意境的体会也是意境教学的核心内容。并且通过对诗词意境的透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诗词的内容,并且由于较为深刻地理解附带的共鸣效应也能有效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迸发。然而,在评鉴诗歌的意境时,最重要的即是对诗眼的理解,所谓的诗眼顾名思义即是诗歌的眼睛,换言之就是诗歌的点睛之笔。譬如《锦瑟》中“此情可待曾追忆,只是但是已惘然”,词句便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这句词之所以可以名垂千古,主要就是由于其绝妙的意境。此句匠心独具地将诗歌之前所有的意象的悲怆都集中爆发出来,其渲染力无不令人动容。因此,在诗词欣赏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此类诗句的意境的品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此时的想象力还是处于无意识占主要成分。我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多么可怕的征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和自身情况,有针对地做好培养工作。但是可悲的是,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不知道扼杀了多少人的想象力,在标准化的答案面前,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国的学生根本没有想象的权利,只有被标准答案的模式牵着鼻子走。但是为了培养新一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其想象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略的,具体的培养方法如下:

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资料。

想象力是基于实际所引起的联想,但是在诗词教学中,由于文章中的事物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相去甚远,譬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样的景象学生很难有直观的认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开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将文章描述的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唤醒学生的想象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要合理利用诗词留下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诗词欣赏教学中不难发现,其实许多的作品在结局都是戛然而止的,没有交代具体的结局。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空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地构思得出与众不同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既丰富了教学的乐趣,又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可谓一举两得。譬如在学习周彦邦的《苏幕遮》时候词尾如是写道“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显然这样的诗句是有很大想象空间的,学生可以结合全文的描述展开想象,为诗词作合理的续写,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培养。

三、结言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就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意境教学,通过深入的探究促发学生的创造灵感;除此之外对想象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猜你喜欢
创造性高中语文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